橋唔怕舊,最緊要受。環境局早前公布《空氣清新藍圖》,被外界譏為抄舊橋,其實並無新意,但環境局樂此不疲,繼續玩政治化妝,今次輪到固體廢物,發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望文生義,香港未來處理固體廢物策略,將以回收再造、減廢為能作主軸,堆填與焚化只是輔助手段。可惜這份減廢藍圖,未能走出抄舊橋窠臼,而且定下十年減廢四成的目標,會否太樂觀?

減廢藍圖有三個「賣點」,包括源頭減廢、擴建堆填區及興建焚化爐。外界看到堆填區及焚化爐兩個敏感議題,難免興起特區政府未來有甚麼能人所不能的招數,排除地區反對聲音,按照時間表擴大三個堆填區逾二百多公頃面積,以及視乎司法覆核結果,在未來八年落實石鼓洲焚化爐計劃。雖然在三個堆填區之中,將軍澳只擴建十三公頃,可是地區反對聲音最強烈。事實上,如果將軍澳堆填區能夠擴建,也不用在減廢藍圖舊事重提啦。

政圈中人說,環境局花費這麼多心機包裝舊料,其實夾帶私貨、假源頭減廢之名,向市民灌輸為環保要付代價的潛意識,為未來開徵連串環保稅打底。雖然減廢藍圖一味強調源頭減廢的立法措施之一,就是固體垃圾按量收費,估計日後落實,每名市民每月平均須付出二十元家居垃圾處理費,可是連同環境局之前建議的其他徵費,市民單是負擔固體廢物處理的環保稅已多達五種,包括擴大膠袋稅徵收範圍,電器及電子產品回收費、樽裝飲品處理徵費及建築廢物收費。如果環境局在本屆政府任期內一一落實這五大環保稅,市民荷包會輕了多少呢?環境局以寓禁於徵手法搞環保,不知日後會否引入空氣清新稅,甚至大加排污費,香港進入環保萬稅之期不遠矣。

環境局五稅並舉,才是推動源頭減廢的重中之重,也才有機會達到二○二二年減廢四成的目標。可是欲速則不達,未來隨着這五大環保新稅進入立法程序,真的可以順風順水,毫無爭議過立法會一關?無疑,環保議題從來都佔有道德高地,只是今次徵稅又多又急,特區政府民望低迷,隨時激起民怨。或許,未來幾年政改方案將會成為社會公共議題,掩蓋特區政府其他施政議題,即使環保萬稅也可以蒙混過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