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都有屬於他們的集體回憶,對於走過上世紀六七暴動,甚至被當年港英政府拘捕的一眾老愛國(左仔)而言,囚禁在摩星嶺白屋的那段日子,肯定留下了生命中最深刻的烙印,有老愛國憶述白屋的非人生活,直言「人不如獸」,可知當年白屋政治黑獄歲月多麼令人不寒而慄。

已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白屋,正確名稱是域多利扣押中心,六七暴動期間被警方政治部徵用,專供囚禁及偵訊被捕左派人士,包括藝人傅奇及石慧、華革會會長蔡渭衡等最少五十二人。隨着政治部在一九九五年解散,白屋也告荒廢,直至六年前特區政府才解禁,把白屋借給電視台拍攝劇集,電影《色戒》也在這裏取景,才向外界揭開這幢充滿政治象徵的神秘囚室面紗。

或許,長期閒置佔地達六千七百平方米的白屋,對急於覓地發展的特區政府而言實在太「罪過」,發展局早前已把白屋的土地使用權轉給教育局,供非牟利院校申請作為校舍,在截止申請之後,最少接獲兩間院校申請在白屋開辦自資專上課程,由於白屋屬三級歷史建築,成功申請使用權的院校,任何改動裝修,必須遵從古物古蹟辦事處的保護指引和要求,不知白屋原貌,會否因此而失真呢?曾經飽嘗白屋政治黑獄滋味的老愛國,日後可以故地重遊,比對白屋的前世今生有何不同。

白屋自當年被政治部徵用,直至九五年閒置之後,內部間隔至今並無改動,也讓外界得窺當年囚禁政治犯囚室的真貌。白屋分為政治部駐守人員宿舍及囚室兩部分,兩者環境宛如天堂與地獄,宿舍頗具英式風情,有落地玻璃大窗、露台及火爐;至於囚室,部分裝上粗如手指的鐵枝窗花,最不人道是設於地牢的單人倉,暗無天日,據說是政治部人員以精神虐待政治犯的有效「刑具」,連續單獨囚禁數月,完全與外界隔絕,不須嚴刑拷問,被囚政治犯也自行崩潰。

對八、九十後的新一代而言,白屋不過是一幢已荒廢的政府物業,相信沒有多少人知悉當年的歷史背景。隨着白屋改為教育用途,批給院校辦學,再過些日子,白屋將會變身為學校,換上新名字,當年港英政府這段不光彩歷史,也就此湮沒。教育局當然不會自找麻煩,為白屋鑄碑立誌,記載建築物的前身是一所政治黑獄,反而地區人士日前討論白屋改變用途,追問官員會否保留白屋的歷史,才讓人猛然憶起這段與六七暴動如影隨形的香港近代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