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在路旁採摘野菇後回家煮食。

毒菇無樣睇,亂摘亂食隨時喪命!採食野菇中毒事件不時發生,早前一對夫婦誤食毒菇致急性肝衰竭,而近年個案往往涉及外表平平無奇的野菇。本報在多區收集野菇樣本,交由專家檢驗,發現一半屬有毒品種,部分在進食後半小時可致上吐下瀉,精神紊亂或心悸手震。不少人以為顏色鮮艷的野菇才有毒,學者指真菌種類繁多,當中九成以上有毒,呼籲勿採野菇食用,免有生命危險。

有市民在路旁採摘野菇後回家煮食。

上月一對夫婦因誤服毒菇「毒鵝膏」而中毒入院。

毒鵝膏

應做宣傳
陳小姐(大學生): 「我唔會摘任何野生植物,尤其係菇類,呢啲係小學常識嚟,可能只係上一輩人冇咁警覺。」

陳先生(零售): 「去燒烤都見有人即時摘落嚟煮,其實幾危險,政府應該做下電視廣告,有聲有畫,等市民知有毒。」

本港常見野菇品種

春季天氣潮濕,特別適合菇菌類生長,「成日見到呢啲菇,尤其落雨之後仲多。」大埔居民黃先生指屋苑附近的草坪不時長出白色野菇,部分比手掌大,成群生長,更曾見有人採摘,「有毒?應該唔會嘅,隻色咁普通。」

普遍人以為色彩鮮艷的野菇才有毒,但近年引發中毒事件的通常是外貌平平無奇的菇類,例如四月初,一對夫婦食用自己採摘的野菇後中毒入院,其中女病人更需移植肝臟,其採食的「毒鵝膏」外表肥美純白,卻是真菌中毒性最強的菇類之一。熟悉郊野地區的香港攀山總會三級山藝教練許寶興指,近市區的郊野常見不同種類的野菇,常有行山朋友摘取把玩或拍照,通常只會提防顏色鮮艷的野菇,對外表普通的野菇戒心低,「都聽過有晨運人士帶返屋企食,之後中毒入院。」

本報記者分別在大埔廣福道附近公園、鰂魚涌柏架山道、沙田美林商場四樓平台花園、將軍澳寶琳路,輕易在腐木上、泥土中發現各種野菇。記者把收集得的六種野菇交予中文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趙紹惠檢查,發現其中三種含毒性,其餘即使無毒亦不宜食用。

最快半小時浮現症狀

來自大埔的白啡色野菌直徑有十多厘米,外表與可食用的「龍葵菇」相似,但趙教授指這種菇應為「綠褶菌」,「可以話係世界上令最多人中毒嘅菇!」她解釋,因為綠褶菌體積較大和群生的特性,外貌又似食用菇,吸引人採摘和食用。一般食用後三十分鐘至四小時內,會出現肚痛、腹瀉等急性腸胃炎症狀。

另一款來自鰂魚涌的啡色野菇,雖然體積細小像草菇,卻是有毒的「草坡菇」,內含神經毒素,食用後可導致屙嘔、精神紊亂及心悸,數年前亦有港人以此類菇煲湯而中毒入院。此外,於將軍澳寶琳路一花槽發現的「黃環柄菇」,外表鮮艷,觸碰後留有黃色粉末,雖然並無港人食用中毒的紀錄,但文獻指其帶有毒性。

其餘三款不含毒性的野菇,因生長在廢氣密集、有農藥或受污染的土壤中,亦不宜食用。趙舉例,其中一款「馬勃」為啡色或白色的蛋形菇,按壓破裂後會流出啫喱狀液體,在香港甚為普遍,「雖然無毒,但食咗之後都有可能唔舒服。」她曾跟進過進食「馬勃」後不適的個案,最後發現致病原因是「馬勃」內含太多化學物質,「『馬勃』會同其他植物共生,一齊分享營養同其他嘢,如果植物吸收有害物質,就會連帶佢(馬勃)都受污染。」

「啲人睇得卡通片太多喇,世界上超過九成嘅真菌都有毒,我哋食緊冇毒嗰啲只屬少數。」她強調,市民一般以顏色判斷其是否有毒,是錯誤觀念,她警告市民千萬不要胡亂品嘗野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