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提出向十八區區議會各撥款一億元,推行社區亮點工程,民政事務總署至今仍未收齊各區議會的計劃書,署方焦急非常,最近更要勞煩署長出動,多加關心各區議會,順道催促盡快遞交建議,但得到的回應多是「盡量啦」、「快o架啦」,一副你有你急、我有我歎慢板的模樣。

事實上,很難怪責區議會未能配合政府,以觀塘為例,有議員建議興建扶手電梯到聯合醫院;有人建議在觀塘避風塘興建大型音樂噴泉;有的建議在天橋底興建文娛康體設施;有的建議參考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把舊工廈改建;筆者則建議推行資訊無障礙計劃,可在觀塘免費使用WiFi。建議五花八門,大家爭相提出後還未有共識,如何建立篩選機制?如何排優先次序?誰也說服不了誰。

原本只要各區本着容易做的先上馬、最迫切的先行便可以解決,但議員們反而重點考慮哪些黨派得益較多,連繫上選舉政治因素,有議員更以項目應申請土木工程拓展署的款項為由,婆婆媽媽的與政府計較。總之,大家紛紛擾擾的爭持了個多月後,便處於膠着狀態。

特首的如意算盤是,在二○一七年前於各區均有亮點政績,希望區議會盡快善用一億元推行積壓多年的利民工程項目,可惜事與願違,現在各區仍就撥款用途爭拗不休,項目完工不知何年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