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亂象層出不窮,審計報告揭發幼稚園學券制漏洞百出,自○七年推行以來,部分幼稚園巧立名目濫收雜費,最高金額相當於學費四成四。幼稚園本獲公帑資助,仍然瘋狂向家長開刀斂財,可見學券制不但無法減輕學前教育負擔,反而變相利益輸送,公帑源源流入業界口袋,難怪家長怨聲載道。

學券制是前朝曾蔭權政府為迴避免費學前教育而推出的權宜之計,因漏洞百出而備受詬病。按教育局規定,參加學券資助計劃的幼稚園學費設有上限,賺取利潤不得超越總成本百分之十五。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部分幼稚園鑽盡制度空子,向家長加收冷氣費、書包及文具費、活動費,以至寢具費等高昂雜費,平均每名學生每年需額外繳交四千元,成為幼稚園逃避利潤上限規管的一條財路,一方面接受學券公帑資助,一方面向家長予取予攜,當局竟不監不管,真是咄咄怪事。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不是接受審計報告批評,反而文過飾非,自吹自擂,聲言大部分接受學券資助幼稚園辦得不錯,收取過多雜費僅屬個別情況云云,到底他是幼稚園業界代言人,抑或確保教育資源用得其所的問責官員?「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三成七被訪者認為教育局監管不力;兩成八指濫收雜費情況嚴重;兩成六斥幼稚園無王管,家長任人宰割。

事實上,部分幼稚園為了避過利潤上限規管,隱藏濫收雜費收益,不惜採取偷天換日手法,例如將雜費項目撥入其他營運收入計算,更有幼稚園租用的校舍屬於其辦學團體,仍然獲當局發還租金津貼,性質等同享用公帑雙重資助。當局對此亂象長期坐視不理,無疑起了縱容作用。

這些游走於規管制度灰色地帶的經營手法,性質有如做假帳誤導當局,反映部分業界視學前教育為一盤賺到盡的生意,連商業道德也談不上,難怪三成五受訪者認為須檢討制度,堵塞漏洞;三成二指摘當局監察不力,令公帑流向不明;兩成一則形容學券資助已淪為提款機。

學券制事與願違,當局投放大量公帑達不到預期效果,正如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指出,當局必須堵塞漏洞,要求幼稚園增加雜費資訊透明度,保障家長知情權。上述調查受訪者之中,三成六批評教育局對幼稚園濫收雜費不聞不問作風官僚;三成三指當局忽視學前教育;兩成五則認為當局漠視家長苦況。

學券制爆出醜聞,顯示當局現行以公帑間接資助學前教育政策已不合時宜,港府剛宣布啟動十五年免費教育研究,將於兩年後提交報告。其實,免費學前教育已成為全球趨勢,如果港府有決心推行,根本毋須再拖兩年。令人擔心的是,以當局一貫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施政作風,到時會否落實免費學前教育也是未知之數,香港家長只能繼續任人宰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