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殊學童學習需要經常被忽略,一項調查發現,本港識別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評估服務不足,兩成家長指子女輪候逾一年才獲評估。近六成人稱即使「等」到評估亦只獲簡單報告,有兩成更認為專家的解釋過分簡單,根本難以了解子女的實際需要。另有七成四人指出學校從未按指引,每年個別為特殊教育學生做年終評估。調查團體認為,港府應增撥資源,增加培訓評估人手及相關服務,並研究立法保障,要求校方落實執行指引。

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一月期間,訪問一百四十八名六至十三歲已被評估為讀寫障礙小學生的家長,發現四成九受訪者的子女平均需輪候六至十二個月才獲識別評估服務,有兩成二人輪候超過一年,反映評估資源嚴重不足,隨時延誤學習障礙者的需要。近六成受訪家長表示,評估後只取得簡單評估報告;兩成受訪家長認為專家解釋過於簡單。協會認為,專家人手不足,面對大量個案,只能夠於有限時間內向家長解釋,更遑論跟進學童學習進度。

學校多無按指引跟進

協會又指出,坊間的私人評估機構眾多,質素參差,收費由四千多元至萬元不等。家長在尋找評估服務時,缺乏資訊辨認合資格的評估機構,有家長甚至在子女做完評估後,才發現報告不被認可。

調查亦發現,校內支援及跟進特殊學童的工作欠理想,七成四受訪者指校方從未按教育局指引,為特殊教育學生做年終評估,兩成人每年獲見一次,每年獲見兩次或以上僅佔百分之六。

協會更批評,不少學校安排現任教師「轉型」或「兼任」支援主任一職,衍生不少問題,如支援主任本身需要教授本科,還要處理包括為特殊學童申請考試調適等行政工作,最終導致工作量大增,影響教學質素;部分支援主任亦未接受相關訓練,對學障生的需要認識不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