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雋永:人文關懷雙重標準

筆者近日收到一名大學生的面書留言,讀後不禁唏噓。留言大致如下:「事實上,香港人怯於站出來帶動捐錢,因為站出來就被網民起底。在這件事上(四川雅安大地震),我只看到災難,人們受苦。至少人應把心力放在關心災民,人應該有同情心。部分香港人反而在這關頭談論捐不捐錢,實在太令人無奈。捐款被非法使用,香港應派人管理物資買賣過程,而不是談論支援與否這泯滅人性的話。以上就是我的意見,相信這才是大部分香港人的意見。現時只係有一班無知熱血網民在香港,做政棍,無風起浪,等食花生罷了。」

同時,筆者亦收到另一名香港同學對捐款事件的回應:「恕我萬萬不能同意(以人道立場捐款)。拿着人命兩字似就說明一切,若果如此,制裁北韓必然就是罪大惡極。但捐去的錢,若果用來起更多的豆腐渣、打壓更多的家長、買更多金錶的話,那也不見得是一個負責任的表現。而大陸確實不缺錢,也不稀罕香港捐來那一點錢。那到底捐錢是純粹示意『我們還有人性』,還是救助災民?這一點還是沒有釐清的。」

筆者認為,今次川震為香港帶來的不僅僅是冷漠,而是對人文關懷的雙重標準。前者怯於公開表達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擔心被其他人攻擊,而有更多市民則如後者般糾結在捐款等同支持暴政上。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