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鴻爪:屋堅強橋堅強

魯迅筆下有個「九斤老太」,口頭禪是「一代不如一代」,理由是曾孫女六斤比曾祖父出生時體重少了三斤,比父親七斤又少了一斤,而且她年輕時天氣沒有現在的熱,豆子也不像現在的硬,總之是世道變了。如果九斤老太活在今天,目睹雅安地震的一幕,她肯定更加感慨:唉!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雅安地震後一片殘垣斷瓦,不少在汶川大地震後興建、號稱有抗八級地震能力的新大樓,不是東倒西歪,就是牆身破裂,淪為危樓。然而,在震央蘆山縣龍門鄉古城村山腳下,有一座瓦木結構的四合院安然無恙。該大宅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紅軍長征時一度成為紅三十軍的司令部,今次地震僅震落屋頂幾片瓦而已,住在大宅裏的七戶張姓人家無一受傷,令人嘖嘖稱奇,因而博得「屋堅強」的稱號。

救援隊伍趕往蘆山縣寶盛鄉時,一塊巨石橫在一座磚式老橋上,擋住去路,工程隊奉命爆破,巨石被炸得粉碎,而那座橋卻屹立不倒,被網民命名為「橋堅強」。不用說了,這座橋也不可能是現代建築物。

老屋震不倒,老橋炸不掉,倒是美輪美奐的現代樓房、摩登橋樑不堪一擊,有如豆腐渣,對比鮮明。古人建築技術落後,也沒有鋼筋、水泥等材料,更不懂得深奧的力學原理,然而他們不會偷工減料,不會將工程層層轉包然後中飽私囊,所以古建築物都有着頑強的生命力。

面對屋堅強、橋堅強,不孝子孫們難道沒有愧對祖宗的歉意嗎?

香桐仁 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