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之聲:地域政治與選舉制度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版圖以地域來劃分,不是甚麼新奇的事。我們最熟悉的自然是台灣的藍綠格局,以中部濁水溪為界,北面國民黨佔絕多數優勢,南部則由民進黨主導。另一著名例子是比利時,北部荷語區法蘭德斯(Flanders)與南部法語區瓦隆尼亞(Wallonia)互不相讓,各自選出代表自己的政黨,對峙的情況嚴重至不能成立政府。不過,最近《經濟學人》一篇評論文章,說長久以來都以全國性階級及意識形態劃分政治版圖的英國,也出現地域政治的局面,倒是值得探討。

長久以來,英國北部由於工業傳統較強,所以工黨一向佔優;南部因為較富庶發達,所以保守黨有較深的根基。但現時的南北分歧可說是歷來最嚴重。南部的下議院議員,除倫敦外,工黨只佔百分之五左右;相反,執政保守黨在東北部及蘇格蘭加起來,只有三個議員。最近工黨全國民意約領先十個百分點,但若以地域劃分,北部是大幅領前,南部則是落後!

部分原因確是由於過去三十年由戴卓爾夫人開始的政策傾斜,忽視北部工業的末落而偏向東南部的金融服務業。到工黨執政期間,透過大幅增加公營部門職位來支援北部,而現在保守黨上場又因財困要減省開支,再次令北部市民受損,確實加深了工黨幫助北部而保守黨只重南部的印象。不過,評論認為現時的情況似乎是超越經濟或政策的原因,因為在北部的富裕區份,大選時仍然投給工黨;相反,在南部的窮區,保守黨卻贏得議席。就好像在台灣和比利時,地域決定一切。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評論認為英國的分區單議席單票制可能是英國南北分治的其中一個原因。分區選舉,相連區份的協同效應是很大的,當一個地域出現單一黨派壟斷時,把資源及經驗在附近區域複製會容易及有效得多。當單一黨派優勢持續一段時間,更會令譬如有意從政的工黨精英,不會把時間花在南部區份,卻會北上找尋機會,出現惡性循環!

香港將來的立法會、區議會,會否出現港九新界由不同派別主導的局面呢?很值得大家在討論未來政制方案時深思。

劉嘉鴻 人民力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