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透視鏡:發展局乏溝通 扼殺歷史建築

【本報訊】審計署炮轟發展局保育不力,有十六幢政府擁有的古蹟及歷史建築物缺乏打理,甚至閒置不用,最長達二十年;部門之間又欠溝通,地政總署收到元朗兩幢三級歷史建築物拆卸申請,但無知會古物古蹟辦事處及文物保育辦事處,最終兩幢歷史建築物被拆。

黃竹坑民俗館擱置20年

審計署昨日公布新一份衡工量值報告,指政府擁有二百六十幢古蹟及歷史建築物,但至少十幢缺乏保育,包括薄扶林舊牛奶公司高級職員宿舍及供清官兵駐紮的調景嶺茅湖山觀測台等,樓宇呈破舊失修。另有六幢閒置不用,當中包括政府九二年以三百五十萬元收購的黃竹坑新圍十號舊民居,當局原擬改作民俗博物館,後來擱置,物業一直閒置二十年後,終於今年起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開放。

審計署又批評古物諮詢委員會的評級工作緩慢,該會原訂二○一○年完成一千四百四十四幢歷史建築物的評級工作,但到今年二月尚有一百七十五幢未獲確認評級,十幢歷史建築物在等候確認評級期間被拆卸,當中建於一八八四年、建議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物的元朗橫洲福慶村三十八及三十九號,地政總署竟於收到業主拆卸申請後,無按照規定知會古物古蹟辦事處及文物保育辦事處「搶救」,違反發展局規定,最終兩幢歷史建築物被拆卸。由○九年三月至今年二月,共有二十三幢歷史建築物被拆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黃竹坑新圍十號舊民居閒置二十年後,終於今年起有限度開放。(資料圖片)

康文署接管的葵涌公園設有行人徑及照明等設施,但八成半用地仍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