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馬英九收割政治成果

自一九九六年舉行漁權談判起,台日雙方總是卡在均不能放棄釣魚島主權的立場,讓一次次的漁權談判觸礁。今次日本主動提出復談,在幾經周折下終於達成協議,台灣漁民可在北緯二十七度以南、先島諸島以北之間進行捕魚,擴大了四千多平方公里的捕魚區。這亦是台日關係的新里程。

台日就漁權達成協議,北京對此表示不滿。其實,馬英九政府基於「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原則,維護釣魚島主權及護漁權的立場不變,外交部強調決不會以主權換漁權,台日將就相關議題持續協商,擱置爭議。

馬英九強調,這是台日關係進入新階段,並顯示主權不讓步,也能用和平方式解決爭議,可見達成協議非因台灣妥協,而是日本讓步。日本三一一大地震,台灣基於對日本的舊情誼而伸出無私的援手,共捐了六十六億元新台幣;加之日本考慮到漁業糾紛不解決,必引致兩岸共同保釣的結果,故在政治的考量上拉攏台灣,定調暫時擱置涉及主權的敏感議題,專注漁業作業規範,定下「免責條款」,確實保證不觸及釣魚島主權事宜。

日本的顧慮源自北京不斷地抗議升級,海空巡弋成為常態化。面對中日愈來愈可能因擦槍走火而發生衝突,如果再有台灣海事船隻入海域護漁,造成兩岸聯手的事實,勢必迫使日本讓步。在中日衝突中,北京的強勢只會引來日本的相應對策,大陸的護漁行動並沒有得到具體利益,反而可能引發不可收拾的後果。外交的空間應有政治妥協的藝術,大陸民族主義升溫,北京更難作出外交理性抉擇,抗議若不能理性制衡,讓激情氾濫,只會導致嚴重後果。台日和平解決爭端在此事上成了成功案例。

日本受壓 台灣獲利

當然,台日漁權協議能順利簽訂,背後定有美國因素。美國在台協會徵詢台方的意見,認為不簽訂漁權協議可能傷及馬英九政府的威信,尤其馬英九面臨執政危機之際,或將以強硬的保釣手段拉抬民望,引起區域不安定因素。因此,美國責成日本處理,日本外務省才強力介入,壓下強勢的日本水產廳,終促使台日順利簽字。

在東亞地區,美國影響力日巨,擔當仲裁者角色。站在美日陣線,台灣不與大陸聯手保釣,讓馬英九政府收割政治成果。

江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