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之聲:應積極發展本土漁農業

開埠初期,漁農業在香港扮演重要角色。隨着經濟發展,在城市化及工業化的大環境下,漁農業衰落在所難免,但政府眼見漁農業日漸式微卻袖手旁觀,此種二世祖的態度實令人齒冷。

保護香港漁農業,除了基於尊重及保護集體回憶外,還有戰略性因素。現時世界各地政府均會就食物供應制訂戰略性策略,確保本地生產足夠糧食應付不時之需。基於上述原因,即使在一些農地有限及高度工業化的亞洲國家或地區,糧食自給率亦不會低於百分之十,例如南韓的糧食自給率為百分之二十六,台灣為百分之三十三。與此相比,香港的糧食自給率只有大約百分之七,絕大部分糧食均依賴內地入口,價格操弄於少數入口商手中,市民受盡宰割,苦不堪言。

近年全球食物供不應求,糧價持續飆升,不少高度依賴糧食入口的已發展地區,亦設法增加糧食自給比率。新加坡與香港一樣,糧食自給率不足百分之十,該國政府眼見糧價不斷上升,早於二○○九年成立基金資助本地漁農業,並訂定明確目標,務求在五年內將蔬菜自給率由百分之七增至百分之十,鮮魚自給率由百分之四增至百分之十五。

與新加坡相比,香港現時荒廢農地不少於四千公頃,而且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當局卻沒有好好珍惜,不但任由內地人在港內非法捕魚,亦未曾積極地將荒廢農地發展成有生產力的農業用地。

有見及此,筆者曾多次向當局建議應效法其他先進地區,主動發展本地漁農業。政府可協助農戶發展高增值農產品,並在遠離民居的地區發展畜牧中心,設立現代化養殖場,集中飼養禽畜,穩定肉類供應之餘,亦可善用禽畜的排泄物發電,一舉兩得。此外,政府亦可協助漁民發展多元化漁業,例如拓展海膽養殖業、深海養殖業等,既可創造就業機會,亦可提升本地漁業競爭力。

筆者雖多次建議政府訂定戰略性的糧食政策,但當局充耳不聞,致使各類食物價格不斷飆升。當局必須打破僵化思維,以創新方法重建漁農業,才可改變糧食供應任人魚肉的厄運。

陳偉業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