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之聲:改變總是由少數人啟動

不少市民可能認為,一場成功的社會運動,必須如茉莉花革命般,有過百萬人上街,以浩浩蕩蕩、波瀾壯闊的群眾力量,方能迫使專權政府低頭,公義才可彰顯。近代歷史卻說明,不少變革取得成功前,大部分時間是由少數有志之士不屈不撓地默默耕耘。例如孫中山先生在革命初期成立的興中會,以及黃興成立的華興會,初期均只得十多二十人參與。辛亥革命前半年的黃花崗起義,亦只有八百人參與,相對當時四億國民而言,只是滄海一粟。而中國共產黨剛成立時,成員亦只得二十多人。

雖然推動社會改革的人數不多,但只要他們堅毅不屈地堅持理想,敢於犧牲,他們的理念終會得到認同。孫中山及一眾革命先烈在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一一年的十六年間,共發動十次起義,均失敗收場。即使如此,國民眼見革命烈士前仆後繼、殺身成仁,壯烈及英勇的行為,亦為之動容。此外,多次的起義更向國民傳遞「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訊息,此訴求亦逐漸深入民心,並成為不少社會精英的夢想,更令不少從軍的年輕人深受影響。

辛亥革命前的多次起義雖然以失敗告終,卻令國民在思想上有所啟發,成功地締造了推翻封建制度的氣氛,為日後革命成功奠定基石。當武昌起義取得成功,中國各省的有識之士紛紛響應,帶領群眾脫離滿清王朝的封建統治。

現時於香港倡議推動公民抗爭的人士亦是寥寥可數,在不少抗爭行動中,參與者只有幾十至幾百人,場面並不浩大。在近年多個大遊行中,部分有志之士試圖以嶄新的公民抗命手法表達訴求,響應的市民仍是少數,在十多萬名市民參與的二○一一年「七一」遊行中,僅二百多人因公民抗命被捕。

雖然願意參與抗爭的人士仍屬少數,相對於○三年上街的五十萬人而言,更是九牛一毛,但社會抗爭的力量及影響是不容低估的。只要以抗爭行動爭取公義的團體及政治人物能強化論述,深化組織,加強宣傳,並繼續以公民抗命的方式挑戰不義制度,終有一天市民會覺醒,極權政府倒台亦指日可待。

陳志全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