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按息過猶不及 上車客無所適從

為了配合港府壓抑樓市措施,滙豐、渣打及恒生等幾家大銀行先後宣布調高新做按揭利率四分之一厘,令本來已趨於淡靜的樓市更加沉寂。在樓市長升長有的情況下,當局接連出招壓抑置業需求,本來無可厚非,但如今將矛頭直指上車客,卻不能不令人質疑其動機何在。

不問可知,在外圍環境沒有顯著變化、美國利率仍然超低的情況下,本港銀行突然調高按揭利率,顯然是受到港府的壓力。羊毛出自羊身上,金管局上月進一步收緊按揭措施時,要求銀行提高新做樓按的風險加權比率至最少百分之十五,如今銀行將增加的成本轉嫁予消費者,亦屬順理成章,預料其他銀行亦會陸續跟隨,整體供樓成本勢必持續上升。正如有人所說,當局無非想透過增加供樓負擔阻人上車。

表面上,按揭利率增加四分之一厘,對置業者的影響不是太大,但實際上,港府面對樓市問題進退失據,政策自相矛盾,不僅為上車客造成心理影響,亦令他們無所適從。新做樓按利率調升後,首當其衝的是五千個白表免補地價的二手居屋準買家,他們好不容易中籤,如今銀行突然加息,到底還上不上車呢?還有,不少限呎限量的一手新盤即將陸續登場,這本來是照顧上車需求,現在供樓負擔無端增加,令他們上車意欲大減,協助中產置業變成阻礙中產上車,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由於整體樓宇供應短期內難望大量增加,港府無計可施,只好不斷以行政措施壓抑置業需求,可惜針無兩頭利,這些措施雖然令炒家暫時偃旗息鼓,但同時亦損害到用家。很明顯,當局接連出招,主要是想向市場發出「暫勿買樓」的訊息,等待未來供應增加,或者美國加息令樓市自動調整。問題是,美國何時加息根本不由港府控制,置業需求可以壓抑,居住需求不可以壓抑,愈來愈多人轉買為租,勢必刺激租金上漲,最終受害的還是無殼蝸牛。

事不見機,必至取辱。港府房屋政策自相矛盾,目標模糊不清,經常由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不僅導致市場混亂,也引起諸多猜測。有人批評,當局出招過猶不及,與其說是為了穩定樓市,不如說是存心打殘樓市;有人質疑,港府房屋政策愈來愈民粹化,自己也搞不清楚推出措施的真正用意,純屬為了挽救民望,為出招而出招。

事實上,樓價大升或大跌都不是好事,港人對此已有深刻的教訓,政策的終極目標並不在於凍結市場,而在於解決市民的居住需要。要確保樓市健康發展,市民安居樂業,唯一的辦法就是制訂長遠的土地及房屋政策,提供穩定的住宅供應。一味壓抑需求,只是拖延問題,而不是治本之道;透過增加負擔來阻人上車,更是本末倒置,添煩添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