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灰白:政府理財死結

無論回歸前後,香港政府均對經常性開支增長非常審慎,因為社會服務和福利都是易放難收,如果開支增長和經濟增長步伐不一致,到時要大力削減開支時,便要對社會造成震盪。大家放眼歐盟金豬多國今時處境,不難想像其中底蘊。

香港政府稅基窄、稅率低,主要經濟產業大多受制於外圍因素。金融熱錢可自由來去,旅遊消費受到內地情況牽制,房地產業興旺又帶來高樓價、貴租金的泡沫現象,可能隨時爆破,而樓市辣招所徵收的額外印花稅只是短期措施,並非經濟增長帶來的成果。政府居安思危,本是負責任的做法,但由於香港洪福齊天,每能絕處逢生,非經常性收入從來有增無已,反令政府蒙上守財奴的惡名。

事實上,去年的經常性收入本有增加,不過單是長者生活津貼一個新增經常性項目便要花去六十七億元,已經一筆抵銷了實則經常性收入的增加,這叫政府有何膽量增加其他經常性開支?政府惟有以一次過、鋪鋪清的方法來減低盈餘,致使政府部門難以作出長遠規劃。注資基金的做法只能是權宜之計,長期繞過政府嚴謹理財的守則和立法會對公共開支的監管,絕不可取。

只能通過經濟產業結構優化和改組,加上稅制改革、擴闊稅基,使政府經常性收入得到保證,方能有望解開這個理財死結。

譚榮邦 前政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