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從李安得獎說起

一個李安,青年人看到希望,中年人看到成就,小生看到現實的殘酷。

對於這位兩奪奧斯卡金像獎的華裔大導,傳媒爭相報道其奮鬥事迹,小生獨愛一篇李安自撰的文章,憶述當年父親的阻撓:當我準備報考美國伊利諾大學的戲劇電影系時,父親十分反感,他給我舉了一個數字,在美國百老匯,每年只有二百個角色,卻有五萬人要一起爭奪這少得可憐的角色,當時我一意孤行,決意登上了去美國的班機。

曾經有位尋夢青年看了這篇文章,對小生說:「人只能活一次,應該為自己而活,應該像李安般義無反顧地追求理想,不因任何人的阻撓而停步。」小生答道:「你說的沒錯,但你更加應該仔細咀嚼那句『五萬人爭奪二百角色』的涵意。一個李安成功了,不知有多少人湮沒無聞?設想你將來身為人父,願意讓自己的子女過這種生活嗎?」

古今中外,子女與父母間時常出現一道鴻溝,子女追求理想,父母知道現實,雙方各處鴻溝兩岸,惟靠一個「情」字聯繫。李安無疑是幸運的,父親在他最失落時伸出援手,而他最終亦以非比尋常的成就告慰父親。在他們之外,不知多少父子無法突破僵局,終生帶着誤解。

我想到杭州城隍廟門前的下聯:兒女原宿債討債還債,有債方來。

林芸生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