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錚錚:政商一家親愛國愛港也

新一屆全國政協名單公布,香港的組成人員不改「基本構成」,儘管換了些新面孔。最大特點就是大商家佔多數,而且有不少世襲「富二代」乃至「富三代」榜上有名,成了「政協專業戶」。如此「基本構成」,港區全國政協給人更強政經利益集團的印象,令一般港人、百姓對其產生心理排斥。這是朝廷對香港統戰工作的敗筆,背離了政協的宗旨。

回歸前,朝廷就有在香港委任全國政協委員,目的是在香港「結成愛國統一戰線」,與港英當局明爭暗鬥。《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則是為了爭取港人和各界支持九七回歸,保持平穩過渡,政權順利交接,為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奠定基礎。當年鄧小平談到收回香港時曾講過「請投資者放心」,表明北京在香港問題上極為重視工商界及有錢人,要在過渡期千方百計安撫他們,留住他們的資金和投資。這一背景下,工商界成了朝廷對港統戰工作的「重中之重」,愈有錢愈被重視,賜封全國政協委員成了拉攏工具。

生意人、工商界一向最懂得和官家、朝廷打交道至關重要,生意要做大,要安全,要保險必須依靠官府勢力,搞好關係。香港回歸大局已定,和北京搞好關係是大勢所趨,香港工商界對「全國政協」的「關係」、「意義」自然最是明白,趨之若鶩。很快門檻被踩破,用不着朝廷「統戰」,他們自己就奮身撲落去。在僧多粥少、競爭激烈下,他們反過來要對朝廷和有關官員積極表現,把「全國政協委員」這個「稀有資源」弄到手,政商一家親,愛國愛港也。

柳太極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