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縫插針建房屋 有地不用真荒謬

港府為解決房屋土地不足問題,聲言寸土必爭,連一些市區蚊型地皮也見縫插針,徵用來興建房屋。其實,香港不缺土地,缺的是有效規劃,善用土地資源。例如當局以免費或象徵式租金批出的七十多幅私人會所土地,只供少數權貴玩樂,是嚴重的土地資源浪費;還有舊區土地和大嶼山,都有待釋放發展潛力,港府覓地捨正路而弗由,放着現成土地資源不用,反而絞盡腦汁到處見縫插針,簡直是本末倒置。

「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堪為當局處理私人會所土地續期政策的寫照。港英政府維護特權階級利益,遺下這個違反社會公平的歷史問題,隨着土地租期陸續屆滿,港府又面對土地荒,逐步收回私人會所土地,不僅可以改作興建房屋及其他用途,更可以紓解社會仇富情緒。然而,當局有意讓其中五十五幅已到期的私人會所土地續租十五年,形同為過往錯誤的土地政策背書,可謂咄咄怪事。當局說一套做一套,空喊土地荒,維護權貴利益,漠視弱勢族群住屋需要,令人莫名其妙。

施政報告強調政府將會秉持有限資源港人優先的施政方針,例如當局較早前解決奶粉荒問題,已貫徹此一政策。事實上,土地是香港最珍貴的資源,港府作為最大地主,必須確保土地能夠公平使用,在尊重私有產權的原則之外,令公用土地發揮最大效益,以紓緩房屋土地緊絀情況。繼續容許私人會所以免費或象徵式價錢租地,成為權貴遊樂場所,等於以政策保護特權,以公帑資助少數人玩樂,既不合時宜,更違背社會公義。不破不立,港府是否有勇氣收回私人會所土地,不怕觸動權貴既得利益,糾正有地不用的荒謬政策,將是考驗迎難而上施政理念的試金石。

除了私人會所土地政策等待撥亂反正,加快市區舊區重建步伐,也是善用現有土地資源的必由之路。深水埗、紅磡及馬頭圍等地區舊樓林立,不但居住環境惡劣,部分舊樓日久失修,危機四伏,年前馬頭圍舊樓倒塌,已響起警鐘,當局耗用公帑推動舊樓維修計劃,何不加快舊區重建,收回更多土地重新發展,一方面增加房屋供應量,又可以消除舊樓安全計時炸彈,總比現時小修小補土地政策,硬要改變社區用地而受制於區議會來得有效。

當然,要大規模發展公私營房屋計劃,只能開發新界鄉郊土地及填海,可是這兩條拓地途徑均受制於政治現實而寸步難行,當局與其糾纏於新界東北發展與填海選址爭拗,不如加快推動阻力較小的北大嶼山發展計劃。事實上,港府早在○四年已制訂北大嶼山發展計劃,包括完善交通配套、興建物流園、水療度假村,以及擴大東涌新市鎮規模等等,可惜結果變成紙上談兵。梁振英在施政報告重彈發展大嶼山舊調,港府必須擺脫坐而論道、議而不決的施政陋習,多管齊下,做到真正急民所急,採取切實可行的拓地方案,徹底解決房屋問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