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之聲:齊澤克的「反反鬧爆文化」

早在○五年,社運人士葉蔭聰在「獨立媒體」網站《誰的包容與尊重?──歪讀公民教育委員會「社會共融」短片》一文裏,對「事事包容」這種思維的風險有精闢的描述。今天權充文抄公撮寫一遍。

葉君介紹齊澤克(Slavoj Zizek)這位斯洛文尼亞哲學家兼精神分析學家,指他十分留意歐美這種「你尊重我,我尊重你」的文化,他稱之為去除咖啡因的世界。葉的文章說,齊澤克認為任何人的信念、立場及價值,其實都具有激情與動力,互相碰撞雖不必你死我亡,但造成各種文化震盪與衝突其實是無可避免,當代社會發展出一種逃避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及別人的所思所想,化成一種「觀點」,一種「見解」,於是別人便變成於己無關的他者,自己則自以為很理性與冷靜;所以,不同意見的人最好不要太有激情,支持民主也好,支持穩定也好,只要不太激動,便可共享太平。

齊澤克反對這種多元文化主義,鼓吹一種具有激情的鬥爭與結盟,勸自由派知識分子不要空想一個沒有衝突的世界。他對自由派的包容不以為然,認為只是政治正確的姿態,把人的激情壓抑或轉移了,其實壓根兒沒有消滅衝突鬥爭。這些激情最終由右翼基督教民粹主義接收,自由派的理想雖高,卻無力面對衝突的世界,跟激動的民眾距離愈來愈遠,自由派的議題,反而變成被攻擊的對象,保守政客及大財團更可以用多元文化作幌子,置身事外。

香港的社運青年們,未至於空想出一個沒有衝突的香港社會,但他們卻一廂情願的試圖建構出一個沒有內部衝突的香港民主運動及社會運動。近來陸客與港人的衝突日見嚴重,面對陸客的缺德及非法行徑,有市民自發組織街頭抗爭,喊出的口號時有過激之處,招來非議。陳雲提出以「導正民粹」之名,吸納這些民間的「激情與動力」進入群眾運動,雖有其兵行險着之處,但總比被「愛港力」之流所收編為佳。然而這番苦心卻不為社運中人所諒解。

齊澤克是近年香港社運界的大紅人,但他們只知活剝生吞齊氏及其餘的後現代學說,不懂實戰地融會貫通於當下的香港實際情況,在民主運動路線及本土議題的論爭上,反成了齊澤克批判對象的佐證。

黃毓民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