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會所霸靚地 寸土必爭淪空談

樓價長升長有,為了安撫無殼蝸牛,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重彈「寸土必爭」的老調,指政府不會放棄任何方法覓地建屋。但事實顯然不是這麼一回事,當局擬將私人會所用地延期十五年,與「寸土必爭」根本是背道而馳。

香港目前共有七十三幅土地以私人遊樂場地契形式批出,不少是位處銅鑼灣、跑馬地、京士柏、九龍塘等市區靚地,隨便一幅都值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元。這些私人會所大多獲港府以一千元甚至免費批出土地,原本規定營辦者需向公眾人士開放設施,藉以推動體育及康樂活動。但實際上,由於大部分私人會所採用會員制,入會費動輒數十萬元,淪為權貴專用場所,普羅大眾只能望門興嘆,對公眾開放的條款形同虛設。

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不少私人會所的使用率長期偏低。以富豪名人業主雲集的渣甸山居民協會會所為例,三十年前獲港府以一千元地價批出逾十三萬平方公尺的土地,於祈禮士道及包華士道興建會所,設施包括餐廳、三個網球場、兩個泳池及一個籃球場。但傳媒調查發現,會所設施陳舊,泳池平均每日僅四人入場,網球場遍地落葉,淪為晾曬衣物的場所。今日香港土地及房屋供應嚴重不足,無殼蝸牛望樓興嘆,而大量私人會所卻「生人霸死地」,造成土地資源的嚴重錯配。

本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其中五十五幅私人會所用地租約相繼到期,政府可以隨時收回,若將土地改變用途,應可興建不少住宅單位,紓緩房屋問題燃眉之急。匪夷所思的是,港府不但無意收回土地發展,反而計劃讓營辦團體再續租十五年,放任他們繼續浪費土地資源,繼續維護權貴特權,寧非咄咄怪事!

正如立法會議員指出,這些私人會所是殖民地時代遺留下來的特權,政府為它們提供廉價土地,即變相由納稅人資助權貴,這種不合理的制度今時今日依然存在,令人十分反感,尤其現時鬧地荒,政府更加不應再將土地租予這些富豪俱樂部。

眾所周知,自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受阻以來,港府不得不絞盡腦汁、另闢蹊徑拓地建屋,硬把市區綠化及公共設施土地改為發展公屋或居屋,甚至一度打啟德體育城的主意,幾乎到了見縫插針、飢不擇食的地步,引起極大爭議。當局一方面呼籲市民為解決房屋問題作出犧牲,一方面卻不肯將私人會所土地收回發展,必然引起欺貧愛富的質疑。前朝政府政策一味向權貴傾斜,被指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因此激化社會矛盾,引起民怨載道,現屆政府理應引以為鑑,萬勿重蹈覆轍。

事實證明,香港不少寶貴的土地資源被浪費,解決房屋問題雖然不易,但也絕非沒有辦法,關鍵在於當局是不是急民所急,有沒有決心與魄力,能不能排除既得利益者的阻撓。所謂寸土必爭,不應只是一句口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