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額短缺年復年 補救需有長遠計

如果說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奶粉供應短缺問題,只是香港與內地交往日益頻繁衍生的偶發性事件,那麼,雙非及跨境學童來港上學,導致北區學額短缺問題,將會在未來多年持續困擾香港,成為牽動中港矛盾的長期議題。當局必須改變現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視做法,及早制訂長遠解決方案,滿足北區學童與跨境學童的需要,否則,這個問題隨時成為計時炸彈。

港府處理奶粉供應問題,只需透過行政措施限制攜帶出境數量,加上嚴打水貨活動,應可望逐步理順供求失衡亂象。然而,跨境學童身份全屬港人,包括在深圳居住的港人子女,以及近年湧現的雙非兒童,這兩類跨境學童享有的教育權利,與居於全港各校網的適齡學童並無分別。教育權利人人平等,現屆政府秉持的有限資源優先照顧港人施政方針,不適用於處理跨境學童學額分配問題,不能限制他們入境,更不能以行政手段區別對待,派位必須一視同仁。可惜由於當局估量不足,隨着跨境學童愈來愈多,學額短缺問題愈演愈烈。

北區是小一學額不足重災區。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宣布連串跟進措施,透過善用北區學校空置課室、每班加位、改建課室等措施增加北區小一學額,又保證照顧北區學童原區就讀的意願,如果在六月派位之後,北區有學童被派到他區上學,當局會為有關學童安排北區學額。老實說,這些措施並非甚麼新鮮事物,只要官員抱持急民所急的施政理念,根本不需要拖到北區家長民怨沸騰之時才推出,假如當局備妥預案,跨境學童搶學額問題早已解決,何須弄到目前焦頭爛額田地。

據教育局統計,新學年北區約有三千六百名學童升讀小一,其中七成屬跨境學童,區內學額至今仍短缺一千四百個,意味不少學童將面臨跨區上學之苦,北區家長怨聲四起,不滿跨境學童搶走子女原區就讀的小一學額。可以說,當局沒有正視問題,及早籌謀應對措施,自陷進退維谷困境。其實,跨境學童問題早已存在,當局也估算在港出生的二十萬名雙非嬰之中,日後約有半數會來港升學,並推算由明年起進入回流高峰期,估計未來跨境學童人數,將由目前約一萬六千多人持續增長。

令人莫名其妙的是,既然當局早已掌握了跨境學童將會大增的趨勢,為何仍要等到問題浮現,北區學額嚴重不足,才如夢初醒急謀對策?到底是港府相關部門缺乏協調,還是教育局反應遲緩,非到問題迫在眉睫才來救火呢?

隨着當局推出跟進措施,今年北區小一學額短缺問題可望暫時解決,問題是往後雙非兒童來港升學數目只會有增無減,跨境學童對小一學額需求持續增加,倘若當局不制訂長遠的應對方案,繼續採取逐年視乎人數推出短期措施的做法,導致北區家長年年為子女撲學位,只會挑動民怨,加劇中港矛盾。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