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策遠水難濟急 樓市亢奮何時休

立法會一連三日辯論施政報告致謝動議,部分議員發言觸及着墨最多的房屋問題,雖然施政報告建議增加土地供應,長遠解決公私營房屋供應不足的問題,但欠缺短中期紓緩措施,未來四、五年內房屋供應量並無實質增加,遠水難救近火。事實上,施政報告發表之後,樓市迅即升溫,二手樓成交價屢創新高,反映市民對港府推出的房屋政策缺乏信心,認為無助平抑樓價升勢,寧願及早入市,儼然呈現非理性置業現象。

樓價走勢是市場最真實的反映,施政報告宣布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措施,最快也要五年後才應市,加上沒有壓抑樓市新辣招,成為推動樓市再度飆升的利好因素。中大民調顯示,逾五成受訪者認為施政報告提出的建屋量,不能解決基層市民住屋需要,約三成三受訪者則對居屋建屋承諾無信心;另有近半數受訪者認為,即使把政府及社區用地改為住宅地,也不能解決短中期房屋土地供應不足問題。施政報告房屋政策目標是協助「基層上樓,中產置業」,增加公屋和居屋供應量是落實此一目標的不二法門,民調結果不啻對港府的房屋政策投下了不信任票。

面對樓市再次亢奮,港府官員近日連番出口術,聲言密切關注樓市走勢,有需要時會毫不猶豫再出招云云。無疑,當局每次透過行政措施干預,均可短暫壓抑樓市升勢,但經過市場消化之後,措施效應日趨短暫,以去年十月底推出額外印花稅雙辣招為例,至今僅約三個月,二手樓價已再展新一輪升浪。

港府官員一再強調,雙辣招已成功打擊炒家入市,如說法屬實,現時樓市應由用家主導,倘若施政報告提出的房屋政策能夠予民信心,未來樓市可望平穩發展,即使樓價不下調,也不會繼續無止境上升,用家毋須急於置業。可惜事實恰恰相反,近日多區二手樓成交屢現破頂價,說明樓市瀰漫愈遲買、樓價愈貴的心理預期,原因正是住宅供應短缺問題難以在中短期內紓緩。當局過去多次推出穩定樓市的行政措施,旨在增加炒賣成本,阻絕短線圖利。但隨着炒家逐漸離場,當局再實施新的阻遏樓價行政措施,例如進一步收緊樓按成數、上調印花稅等辣招,受影響者大多數均為有真正置業需要的用家,措施隨時「殺錯良民」,令不少用家難圓置業夢,累積的怨氣最終只會向港府發洩。

樓價高企帶動租金上升,製造大量樓奴和租奴。扣除雙非嬰數字,近年本地生育率持續低迷,原因之一是不少家庭住屋負擔沉重,已無餘力生兒育女,港府未來制訂人口政策,有需要考慮房屋問題對人口增長的負面影響。只有協助年輕家庭解決居住難題,鼓勵生育,才能紓緩人口老化壓力。

房屋問題千頭萬緒,施政報告未能解決中短期公私營房屋供應不足的困局,除了助長樓價繼續瘋癲,後遺症影響同樣深遠,這是當局不能不正視的問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