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貨大軍掀亂象 中港矛盾雪上霜

近日香港市面奶粉供應緊張,水貨客在藥房及連鎖店掃貨,有零售商趁機囤貨抬價,導致不少父母四出為嬰兒張羅奶粉,怨聲載道。雖然當局聲稱本港整體奶粉供應足夠,只有個別地區短缺,並已協調供應商增加貨源,但事實上,問題不只涉及單純的貨品供應,背後隱藏中港矛盾及港人排內敏感議題,港府必須小心處理,防止問題政治化,激化兩地居民對立情緒。

可以說,奶粉缺貨只是近年香港與內地交往日趨頻繁衍生的亂象之一。隨着○三年逐步開放內地居民港澳個人遊,內地旅客來港人次不斷增長,至去年已逾三千萬人次,佔全年訪港旅客七成多,遠超旅遊配套正常承受能力。香港公共空間和資源有限,內地旅客蜂擁而至,文化差異導致兩地居民頻生摩擦,加上人民幣匯率上升及物價差異,以粵深居民為主的內地旅客視來港掃貨如家常便飯,水貨活動乘時而興,難免造成奶粉等民生用品供應不繼問題,激化港人的排內情緒。

尤其是前朝曾蔭權政府炮製雙非問題,美其名有助解決人口老化問題,對雙非孕婦來港產子採取放任態度,終致積重難返,是進一步催化港人的排內情緒,激化中港矛盾的主要原因。雖然梁振英政府果斷煞停雙非孕婦入境,但歷年在港出生的雙非兒童已達二十萬人,對香港社會資源規劃構成沉重壓力。雙非孕婦問題暫告一段落,惟雙非兒童問題的連鎖效應才開始浮現,對醫療服務、教育、社福、房屋及就業的需求,後遺症極為深遠。

中港矛盾日趨尖銳,想方設法疏導怨氣,克制言論,防止港人排內情緒蔓延,方為上策。但令人莫名其妙的是,有廣東省政協港區委員批評港人「眼紅」內地居民有錢來港消費,如果關起門,香港還有甚麼經濟來源?又指沒有中國,香港連水都沒得飲云云。此等言論不僅無助解決問題,反而添煩添亂,火上加油。

歸根究柢,內地人來港掃貨之風愈演愈烈,與內地黑心產品無日無之,國貨令人信心盡失有直接關係。以奶粉為例,自當年揭發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至今,各地仍不時傳出這樣那樣的奶粉質量問題,可憐天下父母心,試問誰不想子女喝上安全奶粉?外國奶粉成為搶購對象,相對於內地偽劣產品氾濫,香港正貨之都形象深入民心,焉能不成為內地居民掃貨首選之地。

事實上,近年香港與內地融合步伐加快,由金融、零售到樓市,已逐漸成為全國市場,以香港七百萬人口的有限資源,根本難以滿足內地經濟起飛帶動的消費潮。無疑,香港是自由港,當局難以禁止內地人來港搶購民生用品,只能責成供應商增加貨源,禁止囤積抬價。倘若某些主要用品如奶粉等長期供不應求,應倣效外國以管制方式或行政措施控制供求,確保港人利益優先,亦屬權宜之策。而長遠來說,重新檢視個人遊政策尤其是一簽多行措施,恐怕才是解決水貨問題的治本之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