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灰白:跨區和跨境
局長在諸事唔得掂的情況下再開火頭,聲明不能保證小學生可以優先在原區上學,反而跨境學童卻在公平派位原則下得到保障,盡量會被安排在學位緊絀的北區就讀。本地父母看在眼裏,放在心上,頻頻撲撲去為子女找尋學位,唔好彩的以後還要每日大清早起床送子女到區外未必是自己心儀的學校上課。將心比己,北區居民每天已經被水貨客滋擾,還要見到子女學位被境外學童霸佔,的確唔嬲就有鬼,中港融合又從何說起?
雖說我輩幼時很多也要跨區上學,記得當年由上環走路到中環半山,也曾每天從北角擠巴士到西環,都是習以為常。然而政府推行分區學校網,就是為了減少跨區上學帶來的不便,起碼在北區而言,此項利民政策已經不保。
其實這問題不難解決,只要政府可以保證安排北區學童優先在區外名校就讀,一條龍直升專出九優生的中學,相信北區家長不會發出太大的反對聲音;但這個做法當然又會引起其他家長不滿。
不如考慮在深圳邊境按一國兩制原則興建小學,主要供雙非、單非港童就讀,採用香港學制,由香港教師跨區執教,學生日後可通過統一派位直接升讀香港中學,地位等同國際學校,給予誘因鼓勵居於境外港童留在居地上學,減少對本土學位的壓力和跨境上學的奔波,無論對學童或家長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