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雋永:向戲行前輩致敬

近年流行尋找本土文化,可悲的是你愈刻意去找,代表你離它愈遠,不甚理解直至變成一種跟風的「時尚」。地方文化是生活累積的精神價值,並隨時間演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傳承着歷史、民俗、宗教、倫理道德,就是體現文化,何需刻意做作。

筆者近日有幸邀請到台灣戲曲學院的國寶級老師來港,與有志從事傳統戲曲行業的年輕人交流。老師們都是台灣京劇界的「大老倌」,他們在西方文化衝擊的洪流中仍奮力保存傳統文化,致力培養接班人。前輩們從大陸退守台灣,把梨園行內一些傳統技藝、儀式保存了,例如「蹻」是模仿女性纏足的高難度技巧,在新中國講求解放女性的時代,「蹻」被內地唾棄至接近失傳。傳統開箱儀式,在戲班台上拜祖師爺、招財神、觀音等,排序講究反映民俗智慧,為求演出順利,也表達慎終追遠,在內地文革時代被看成是封建迷信。

今天台灣年輕人受西方個人主義影響,鮮有人願意刻苦訓練,不恪守尊師之道,更不認識戲曲中的典故,要求他們嚴謹擺神台祭祀更是苛求,大師們面對今天的學生,不能責罵,只有盡最大努力以身作則,循循善誘,眼看傳統戲曲萎縮,無不感慨。

香港粵劇和京劇一樣,本身就蘊含傳統智慧、倫理道德、地方語言精髓,在高喊香港本土化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懂得欣賞這門一直在身邊的藝術?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