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電費累進制難一刀切實施

  • 【本報訊】政府今年將與兩間電力公司進行《管制計劃協議》中期檢討,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指,研究範圍將包括重提電費累進制,即用電愈多,繳費愈多,但他強調在商業用戶方面不可以「一刀切」實施,要求用電量高的大企業如港鐵、醫院等同時採用累進制,或會引發加價壓力。

    政府昨提交立法會的資料顯示,政府過去五年總用電量維持於每年逾二十五億度,電費支出則介乎二十一、二十二億元。文件又指出,政府建築物在操作環境相若的基礎上,上年度較○七至○八年度減少用電百分之七點九,較原定提早兩年超額完成節能目標。

    對於社會有聲音要求高用電量的企業劃一採用電費累進制,黃錦星指商業用電方面,小商戶有採用累進制,但若一刀切要求用電量高的大企業如港鐵等,也採用電費累進制,可能會帶來加價壓力,呼籲各界寬容理解。他又說,現時本港電費整體仍較鄰近城市便宜,即使中電將轉用西氣東輸發電,但整體價格仍合理。

    下月諮詢玻璃樽徵費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也認同,不能一刀切以總用電量劃分電價,應按用戶的能源效益計算,才算公平。他舉例說,同類型企業擁有相同面積辦公室,但其中一間用電量較高,顯然與硬件如電燈、冷氣等是否節能有關,「好似有啲公司採用自動化,總用電量必然多,但其產量大,除番每件產品平均耗電少,這類公司應享較平電價。」

    黃錦星又指出,今年立法會將討論廢舊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初步建議從零售層面徵費,以加強市民減廢意識;下月又會推出玻璃樽徵費諮詢文件,從入口層面徵費,鼓勵回收工作。至於運輸業界建議當局提供劃一更換舊柴油車資助及津貼,他認為沒有很強理據推行劃一補償,但會再與業界溝通如何優化政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