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公僕舊樓 聊補無米之炊

特首梁振英「拍心口」保證房屋政策是施政重中之重,強調要「全民搵地、寸土必爭」增加土地供應。其實,當局殫精竭慮覓地建屋,除了着眼於拓展鄉郊土地、填海和改變土地用途,亦應善用尚未完全釋放發展潛力的地皮,透過重建及提高地積比率等方法,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增加更多額外土地,公務員建屋合作社坐擁多幅市區優質地皮,正是可供重建發展的土地資源。

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是港府過去為公務員提供的房屋福利之一,自上世紀五十年代推出以來,至今仍有六十多個合作社未解散,共有逾二百多幢舊樓,總樓面面積約九十萬平方呎。現時一手市場供應最缺乏中小型單位,當局近期招標的幾幅土地,均加入限呎條款,規定發展商須按地積比例提供指定數目的中小型單位。以現有公務員合作社舊樓樓面面積計算,若全部重建,估計可額外提供約一萬二千個面積六百平方呎的市區單位,相對於港府預計未來三至四年內,一手市場供應量僅六萬七千個,如能善用公務員合作社舊樓土地,將有助持續增加私人單位落成數目,紓緩房屋問題。

根據過往經驗,發展商啟動收購公務員合作社舊樓過程繁冗,須先取得七成半社員同意,完成土地業權轉換手續,再由發展商申請補地價重建,還涉及業主遷出安排,發展商要提出樓換樓加現金賠償的優厚條件,才能打動業主接受收購。當年有發展商斥資重建位於港島的首個公務員合作社舊樓項目,歷時超過十年才完成,期間面對樓市回落風險,是多年來發展商不願積極收購重建公務員合作社舊樓的原因。

時移勢易,過去看起來困難重重的事,不代表現在做不到,關鍵是事在人為。公務員合作社樓宇大多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落成,設施不足,部分更沒有升降機,不少業主年事已高,出入行動不便,願意接受發展商收購業權,遷往居屋或私人樓宇安享晚年。再者,施政報告提出積極研究放寬或解除港島半山及薄扶林的發展限制,由於這兩區有多個公務員建屋合作社,一旦放寬限制成事,可望刺激發展商的收購意欲,加快推動更多公務員建屋合作社舊樓重建,聊補「地從何來」的無米之炊。

不過,萬事俱備還須東風之助,收購公務員建屋合作社舊樓程序繁複,導致重建曠日持久,當局應適時檢討現行安排,例如降低合作社啟動重建門檻,以及發展商申請補地價等程序,拆牆鬆綁,加快落實重建項目時效。倘若發展商對公務員建屋合作社舊樓重建意欲不高,但多數業主均有重建意願,應考慮由市建局以類似「需求主導計劃」形式介入,提出收購條件,及時提升土地效益。

港府在推動新界東北發展等新市鎮大計上寸步難行,只能在市區見縫插針方面多下工夫。公務員建屋合作社舊樓的土地資源等待開發,也是當局力所能及的範圍,就看港府能否打破傳統思維,全力以赴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