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雋永:香港科研何去何從

今年施政報告重點是住屋及扶貧政策,因關乎基層利益,大可高呼加快建公屋,派錢紓困,普羅大眾簡單易明。可是提到長遠經濟及人力資源發展,似乎「脫離群眾生活」,難以引起討論。

自董建華時代,政府便提出知識型經濟,於是建立科學園,成立基金協助科研人才創業。筆者多次帶兩岸四地的大學生考察科學園,拜訪申請政府資助創業的青年科學家,大家都讚嘆香港豐富的政府資源,提供的專利及法律配套,以及與深圳科技園的緊密聯繫。可是,香港始終不能成為亞洲的科研產業中心,問題何在?筆者早前認識了一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年輕學者,她正研究一門新科學──政治神經科學。她指出,推動青年科學家開發新領域,整個社會的科研氣氛是重點。

可是,本地學生欠缺投入科研的熱情,而本港大學為追求排名,研究多側重於論文發表,大學對科研方面的投入通常以回報率為最大考慮,私人企業向個別研究投資的機率極微,由大學教資委批出的研究經費近年愈收愈緊,前年更有動議將現行撥款總數的一半回收,供院校自行競爭申請。新興的研究難以爭取資助,不利於年輕的科研人員。

梁振英提出促進「官產學研」合作,配合大學推廣科研成果,並審視專利制度的定位,期望能盡快落實,改變香港科研落後的局面。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