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之聲:開闢新市鎮供應房屋

曾蔭權施政七年,除了令貧富懸殊加劇外,房屋問題惡化亦拜他所賜。自從政府落實「孫九招」後,在過去十年,基於停建居屋、減建公屋及私樓,香港每年房屋單位落成的平均數字急降至不足三萬個,而輪候公屋個案由一九九八年的十四萬宗,急增至二○一二年超過二十萬宗。不少基層家庭輪候四年以上才獲編配公屋單位,更有單身人士等候十年仍未能入住公屋單位。隨着經濟環境日益嚴峻,租金持續飆升,申請公屋的人士在未來數年必定急增,公屋單位供不應求的問題勢必更為惡劣。

與過去十多年混亂無章的房屋政策相比,港英時代的房屋對策卻甚具遠見。港英當局在資源極為匱乏的情況下,制訂為期十年的長遠房屋策略,以填海、重建及發展新市鎮的方式,於八、九十年代期間,在財政緊絀的情況下,每年亦能提供至少三萬個公屋及居屋單位。此外,私人住宅單位落成量亦高達兩至三萬個。殖民政府除了為市民提供寶貴的居所,更為香港留下行之有效的行政機制,可持久及有計劃地提供土地以興建大量居所。

過去半個世紀興建房屋的經驗說明,只要政府制訂明確和高瞻遠矚的土地及房屋政策,短期內提供大量單位絕非天方夜譚。為了改善房屋問題,當局須先訂定合理的人均居住面積,再按照未來十年的人口結構,制訂未來十年的土地及房屋計劃。

按照統計處推算,二○二五年香港人口將達到七百八十八萬,較現時增加七十八萬人,小型家庭及單身人士亦顯著增加,當局在未來十年必須提供至少四十五萬個單位,才可基本滿足房屋需求。據筆者估計,當局必須提供至少二千五百公頃的土地,才能達致十年內興建四十五萬個單位的目標。

過去數十年來,政府透過建設新市鎮,為超過三百萬人提供舒適居所。當局只要能闢設五個面積如天水圍的新市鎮,並為該社區提供完善的集體運輸系統及社區設施,便可有充足空間興建五十萬個住宅單位,滿足未來十年的房屋需求。若政府繼續依循現時的方針,只是以東拉西扯、割肉補瘡的形式尋找蚊型土地,這不但不能解燃眉之急,更只會自欺欺人,令房屋問題進一步惡化。

陳偉業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