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之聲:對付酗酒政策

香港其實是相對容易管治的發達地區。例如,香港的人口大部分是華人,文化背景相近,所以比起外國的大城市,種族衝突問題要少得多。至於酗酒問題,歐洲人的身體由於遺傳原因,遠比南方東亞人能化解酒精(據說是由於古時歐洲人長期面對不潔的水源,飲用能殺菌的酒精會較少染上疾病),所以喝酒文化非常盛行,但亦因此容易變成酗酒,為社會帶來不少嚴重問題。

英國人的醉酒問題是惡名昭彰的。香港人常常看英國球賽,對英國球迷在球賽前後醉酒鬧事已是見怪不怪。除了因醉酒引發暴力事件,因酗酒帶來的國民健康問題亦非常嚴重。超過六成英國人每星期都會喝酒,其中四分之一每星期都會喝醉。過去十年,英國因長期喝酒而帶來的死亡數字,上升百分之二十。

為此,英國政府決定提出酒類最低銷售價法案,把含酒精飲料的零售價訂為每個單位酒精最少四十五便士。此項政策目的是阻止零售商以大幅折扣優惠甚至蝕本賣酒,從而增加其他高利潤產品如零食的銷量。由於售價便宜,年輕人及低下階層容易大量飲酒。而研究指酗酒問題最嚴重的正正是這個階層,於是希望用價格控制來改變消費模式。

英國政府估計,此項措施能減低酒類消費百分之四點三,並相信能在十年內減少每年因酗酒而死亡的人數達二千人。政府舉加拿大兩個省過去二十年的成功經驗,指這個措施應會比芬蘭所採用的國家專利售酒方法更有效。

但此項政策能否實行,還要多過數關。零售商會全力反對自是不在話下,而較早前蘇格蘭已經通過並於短期內會實行的相同政策,亦被指為操控價格而可能違反歐洲的自由貿易法。更有反對派議員從政策角度出發,指實施最低價格,多賺的利潤只會落入零售商的口袋,反而令零售商會用更多廣告手段來吸引顧客買酒,弄巧反拙。而且政策針對低下階層並不公道,倒不如一刀切大幅提高酒稅,改變全民的飲酒習慣,亦可以把多收的稅款改善財赤,一舉兩得。

看見外國社會問題之多之複雜,反觀香港官員連簡單的政策都弄得天怒人怨,有時真的非常無奈。

劉嘉鴻 人民力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