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雋永:從驚訝到麻木

康納曼是當代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他在心理學上的跨領域研究,對經濟學、醫學、政治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認知科學都有深遠影響,更於○二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巨著《快思慢想》詳細闡述了他對人類大腦思維的研究,其中在「常模、驚訝與原因」一章中,分析了人類由驚訝到見怪不怪的思考模式。如果你在巴黎旅遊途中遇到一位鄰居,你會覺得非常驚訝,覺得是一件很獨特的事件;一個月後,你在香港一個演唱會上碰上同一位鄰居坐在你旁邊,你可能已經不太驚訝,即使後者出現的概率可能比前者還要低,因為你覺得這種巧遇經常發生在這位鄰居身上,見怪不怪。

套用此理論在年復一年的元旦遊行,看各樣稀奇古怪的事情,就明白香港人也已經見怪不怪。

遊行主辦單位報稱的參與人數,比學者及警方的統計高出五至十倍,傳媒照跟如儀;遊行隊伍沒有按原定路線、時間進行,佔據及堵塞市區主要道路;示威人士以粗言穢語「問候」警務人員;V煞蒙面者襲擊維持秩序人員;主張港獨人士高舉港英旗遊行。以上種種,人們第一次在電視畫面看到,會覺得離譜、驚訝,第二次看到還會有點詫異,第三、第四次再看到,便見怪不怪了。

大家都接受了選擇性的道德判斷,對所謂是非曲直早已變得麻木。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