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烽火台:扶貧也要扶中產

  • 前朝政府諱疾忌醫,貧窮問題不承認也就等於不存在。現屆政府參考國際標準推算,發現全港有高達兩成人口活在貧窮線下,平均每五個港人就有一個貧窮,令人為之咋舌。

    逢人都說扶貧助困刻不容緩,小生卻想補上一句,扶貧也要扶中產。且看昨天《太陽報》社論引例說明貧窮線的不足之處,假設兩個月入一萬元的香港家庭,一個居住公屋,一個租住劏房,兩者的處境天差地別。再想想,一個月入三萬元的中產家庭,每月用一萬元租樓或供樓,年底還要另掏一筆銀両交稅,處境又比他們好得了多少?

    上述例子點出一個切實存在的社會矛盾。小生曾經前往牛頭角得寶花園探望友人,步入那個不足四百呎的蚊型單位,頓覺「頂天立地」,一問之下,月租竟要近萬元。此後,我每逢乘車經過得寶,都會想到裏面的中產家庭,當他們看到對面那個條件更佳的新建公屋時,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公道說句,在今時今日的香港,草根與中產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中產難抵高樓價、高租金的重負,埋怨政府管治無方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最令人擔心的是有人將矛頭指向草根階層,已在網上發出「綜援戶才是真正中產」的言論。港府再不妥善處理這個問題,勢必引致社會分化!

    林芸生 傳媒人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