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雋永:學術研究 避重就輕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自一九九七年開始,每年兩次進行有關香港人身份認同的調查,成為不少香港研究的參考數據。

日前,港大公布最新調查結果,對比半年前的調查,自稱「香港人」的受訪者下跌十九個百分點,自稱「中國人」的受訪者上升三個百分點。問卷亦詢問受訪者對六種身份的認同感,包括香港人、中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中華民族一分子、亞洲人及世界公民,經過複雜的運算後,得出香港人及中國人的認同感都有所提升,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結香港人身份認同是回歸以來新高。

筆者用了個多小時詳細閱讀才能理解問卷當中身份的區別,試問受訪者如何在兩、三分鐘之間明白訪問內容,再回答如此模棱兩可的問題。另外,任何調查的分析都是基於數據,很難避重就輕,是次分析卻只強調對六種身份認同的數據,沒有解釋為何自稱「香港人」的比率大幅下跌,仍得出香港人身份認同感是歷史新高的結論。

筆者仔細對比港大在今年六月進行同一項調查的新聞稿,當時重點強調十八至二十九歲組別香港人身份認同創歷史新高至七成,但今次調查該組別香港人身份認同卻下降至四成,理論上這是一個極需要分析研究的現象,但新聞稿卻刻意不提。學術研究怎可以避重就輕?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