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太陽虹

    普羅之聲:共度溫馨平安夜

  • 瑪雅曆預言今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是世界末日,導致世人恐慌,惟在不知不覺間已安然度過,世界仍完整無缺,為這個平安夜增添一番特別的意義。

    平安夜在西方社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由於這一日被公認是主耶穌基督在大約二千年前誕生的前一天,故不少天主教或基督教的教會、學校均會舉辦各種活動慶祝耶穌誕生,例如唱聖詩及舉辦聖誕晚會。

    在歐美等地,聖誕節更可說是一家大細聚首一堂的日子。在現代西方社會,不少人基於工作、學業或者婚姻關係,經常與父母及兄弟姐妹遠隔一方,聖誕節的長假期便給予他們寶貴的機會相聚一起,享用豐富的火雞晚餐,互相交換聖誕禮物。

    人類作為高智慧的群居物種,對父母及兄弟姐妹均特別充滿感情及愛意,因此,無論不同的種族及宗教,總會藉着不同的節日締造共敍天倫的機會。由歐美多國的聖誕節、中國的中秋節及冬至,以至猶太人的逾越節,均異曲同工地扮演着凝聚家庭的功能。遠在他鄉的親友能共聚一堂,毫無隔膜地分享近況及彼此祝福,的確是分外溫馨,更會重新得力,昂首面對日後的挑戰。

    然而,在資本主義橫行的年代,人們已漸漸淡忘節日的真正意義及功用。本應充滿人情味的節日,變成冷酷無情的貨品傾銷日。

    大商家以至小商戶為了在佳節獲得豐厚利潤,經常威逼前線銷售員工在重要節日瘋狂加班,不少基層家庭的父母因而不能與子女共度佳節。另一方面,在大財團鋪天蓋地的廣告薰陶下,聖誕佳節更加成為年輕人炫耀財富的重要時刻,部分少男少女為了能滿身名牌地出席聖誕聚會,不惜透過援交以及販毒賺取金錢購買奢侈品,最終得不償失,慘遭侵犯甚至前途盡毀。

    過去一年,香港以至世界各地均發生不少發人深省的慘劇,香港的南丫島海難以至美國的校園槍擊案均告訴我們,人的生命是十分脆弱的,與家人一同慶祝佳節更非必然。但願各位能善用假期,在家中與家人度過溫馨、難忘、浪漫的時刻,珍惜眼前的一刻。

    陳偉業 立法會議員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