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雋永:再改革開放

十八大換屆會否帶來新一輪改革成為焦點,與友人談及相關議題,均認為新班子無論是否真的改革派,都不能避免在黨內及體制內進行改革。

回顧新中國六十多年來的發展,建國初期無日無之的政治運動,令中國動盪幾十年,直至改革開放,才回到發展的起點。背負沉重歷史及意識形態包袱的鄧小平,沒有明確道出發展方針,只留下了可塑性極高的「特色社會主義」,造就了後來「摸着石頭過河」的施政習慣,也為創新改革締造空間。

到了江澤民時代,面對世界改革大潮,全球不少傳統大黨紛紛下台,江提出了須合理平衡發展、須創造出豐富精神文明等改革方針。雖然是「假大空」口號,但胡溫政權還是按着這大方向而行,更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農村改革及振興多元文化產業等新政。不過,經濟雖持續增長,但政治改革未符百姓期望。

如今內地貧富懸殊的程度已威脅到國家政權,一直依靠低增值產業所帶來的高增長放緩,加上社會矛盾隨着互聯網普及而進一步激化,不能再靠「和諧社會」口號維穩。

不管習李新班子是否同心同德推動改革,十八大報告中提到五位一體平衡發展、力爭全面小康以及擴大協商機制至社會整體等,絕不能再只是口號了,否則隨時亡黨亡國。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