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雋永:教學不應違市場原則

未來數年,中一入學人數將大幅下降,由一二至一三學年的六萬五千人,減至一六至一七學年的五萬四千人。中學校長與教育局商討對策,方案是逐年減少每班中一派位人數;教育局的方案是「二一一」,教師組織則要求即時減至每班三十人。

正常來說,根據市場原則,當需求量減少,供應量就會隨之而減少,以達至供求平衡。在減少供應的過程中汰弱留強,使得產品或服務得以優化,是市場自我調節的方法之一。香港學界為保飯碗,偏偏背道而馳,向政府提出保校減人的政策,希望做到愈少殺校裁員愈好。

筆者並不反對小班教學能提高學習成效,但學界實在不該以此為免死金牌。提高學習成效的條件除了小班教學,還有高質素的教師、足夠的學習資源及配套等。現在「一刀切」要求全港學校不論優劣都推行小班教學,不單保住劣質學校,更懲罰優質學校,使其不能收到足夠的學生。

教協作為教師工會,凡事都威迫政府保護教師利益,導致教育界中欠缺汰弱留強的市場機制,哪誰又能保障家長和學生的權益?縱使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但教育的供應者並不是聖人,他們一樣需要從提供教育服務之中取得市場的回報。既然從中取得回報,就必須接受市場的挑戰,才能留住最好的,確保服務質素。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