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小氣候:審計風暴揭出黑洞

由私人機構空降的審計署署長孫德基,日前刮起上任以來首個審計風暴,特區政府多個部門被掃中,衞生署、環保署和政府電影發展基金成為重災區。說來也巧合,對私家醫院未有履行批地條款及轉移利潤零監管的衞生署,所屬的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七月上任以來,民望一直高踞局長級官員前列,被視為最快進入角色的新官,想不到轄下的衞生署,累他一再孭鑊,高永文勝在民望高,相信還可以燃燒一段日子。

嚴格而言,這次衞生署監管私院不力被審計署狠批,是一筆陳年舊帳,問題一直拖到高永文任內才揭發,做了受害人灰頭土臉拆彈,連日來聲言會就私院批地安排擬訂清晰指引,但審計署揭出的問題,何止私院批地問題,還涉及龐大的利潤轉移,當中是否有利益輸送和私相授受等疑團,有如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說不定有出人意表的後續發展。

如果不是今次審計風暴揭出過往政府大慷納稅人之慨,以象徵式價錢批地給私院發展,卻從無跟進是否有履行批地條款規定的義務,相信外界仍以為不少私院是一盤在商言商的生意,不知道部分私院打着「非牟利」的幌子獲得超筍價撥地,等於間接享用了公帑資助,按條款要開設廉價病房,結果地到私院手,當局坐視部分私院違反批地條款,說到底,又是涉及土地的利益問題。

其實,政府批地私人發展之後不聞不問的情況,早已屢見不鮮,現任政務司司長林鄭在前朝發展局局長任內,引爆有發展商把公共空間「私有化」的問題,掀起還民公共空間的議論;還有不少私人會所早年獲政府象徵式地價批地,規定要開放指定時數的會所設施予公眾租用,隨着批地年代久遠,有關條款已形同作廢,私人會所成為名副其實的私人使用,公眾無從得知可以租用設施。

前朝政府處理「非牟利」需要的撥地申請,隱藏不少黑洞,所謂政策延續,有機制確保受惠機構或發展商遵守撥地規定,早已是虛應外界質疑的託詞。CY梁振英說過,現屆政府要捉上手留下的一盤棋,看來這盤棋還有局中局,而且不是殘局,要捉下去,可能愈捉愈精彩,甚或時光倒流回上世紀英治年代,才可以釐清黑洞中千絲萬縷的關係。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