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壇:小氣候:語言偽術自圓其說

現屆特區政府官員上場至今已四個多月,經歷超級熱廚房的煎熬,官員的言論也愈來愈懂兜圈,除非回應的議題涉及特區政府堅守的底線,例如由始至終寸步不讓的長者生活津貼計劃,又或是必要時會再出招應對樓市升溫等千篇一律的答案,其他問題,官員盡說些充滿想像空間,似是而非的話,甚麼不排除可能性、可以考慮、回去研究等,小心引起持份者的不必要期望呀。

最新示範這種官話的是發展局局長波波,他日前在立法會發展及房屋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回應議員的建議,願意考慮在勾地表撥出部分未被勾出或閒置的土地,移作興建公屋用途,政府過往亦有先例。豈料波波此言一出,竟然引起地產業界人士反彈,憂慮專供興建私人樓宇用途的勾地表土地,一旦轉作興建公屋,將會影響私樓供應量。波波被迫再解釋,當日有關言論是回應議員的提問,他答應看一看,政府必須小心平衡公私營房屋供應,不會偏重某一個方向,不顧後果的去做。

先說考慮,又補飛說要小心平衡,波波運用語言偽術自圓其說,反映特區政府要落實CY梁振英以解決房屋問題為施政主軸的構想,愈推動愈面臨土地荒,而且出現公私營房屋爭地的情況,一邊廂私樓樓價高企,另一邊廂則是公屋輪候冊人數直逼二十萬,三年上樓的服務承諾難以實現,應該如何平衡兩者的土地需求呢?當局目前的土地規劃,以年建一萬五千個公營房屋和二萬個私人單位為目標,未來如要加快上樓輪候時間,必須相應增加公屋用地,會否影響私樓土地的供應呢?

理論上,已列入勾地表的土地,就是待價而沽,端視發展商的眼光和何時被勾出拍賣,公屋土地供應則由特區政府早作規劃,現時市區缺乏大型土地,除了原地重建的公屋屋邨,基本上新發展公屋用地都坐落新界偏遠地區,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預留公屋用地就是例子。私樓與公屋一向不存在競爭用地的問題,波波指過往有先例從勾地表撥地建公屋,但有關的土地,多是長期乏人問津才轉換用途,土地質素如何,大家心知肚明。

問題是香港今時今日的社會氛圍已大變,民粹膨脹,特區政府開出解決房屋問題、縮短公屋輪候時間的期票,社會近日已有聲音要求改變新發展區的土地規劃,多建公屋和居屋,更質疑為何不可以在市區撥地。假如波波同意在勾地表撥地建公屋,也要看是甚麼土地,如果位處偏遠地區,又或是毗鄰堆填區和厭惡性社區設施,有可能被政客和關注團體批評歧視公屋居民,驅使有住屋需要的基層做開荒牛,自製一枚管治炸彈。

不要以為上述的情況不會發生,較早前,有號稱中立的學者在電台節目評論CY增建公屋的承諾,質疑CY為何不在自己的山頂豪宅旁撥地建公屋,言論討好民粹,簡單又直接,而且出自「學者」之口,問你死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