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叻仔性格害死才俊

香港地孕育出無數香港仔,香港仔的特質是靈活善變、敢作敢為,能於難轉身處轉身。所以,資深傳媒人蕭若元曾說過,荷里活要拍一套電影,由劇本構思到資料搜集,由選角、選場地到正式拍攝,動輒來個三、五、七年。我們香港人,要快的給十天、八天就可以了。這樣的驚人效率,縱觀全世界,除印度之外,再沒其他地方有此本領。但印度人拍片也得先有劇本,不像我們香港人,可以一依空傍,即場創作,邊拍邊構思,在戲棚內不停「飛紙仔」,每張紙仔就是剛想、剛寫、剛修改好的創作成果,現買現賣,即時出爐,有的還可燒得色香味俱全。這就是香港仔的不凡之處了。

但香港仔的另一面卻是輕浮、滑頭、愛鑽空子,要事事佔便宜,樣樣爭第一。這種個性似乎已深深烙在港人的骨子裏去,即便是港人中的青年才俊、秀異分子,一律不能免俗,個個偏生一副「叻仔」個性。梁錦松如是,曾蔭權如是,以至今日的林奮強或許亦復如是。

昔日的梁錦松,他從私人機構轉職到政府部門工作,後者的薪酬是不可能跟前者相比的,他既如此選擇,就該不是個以利為先的人。而他偷步買車,所省的只是蠅頭小利,在他而言根本不足掛齒。但這些香港才俊,腦子裏事事佔先的思想,根本就如條件反射般自然而出,不暇細想。就像一些聰明狡黠的小孩子,一見到糖果,總是第一時間要設法搶到手上,哪怕搶到手後隨即把它丟掉。

說不定林奮強就是這類小孩。

陳偉強 理大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