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台灣光復節的意義

十月二十五日是台灣光復節,對台灣而言別具意義,過去是國定假日,並隆重舉辦各種活動,慶祝台灣脫離日本人的統治,重回中國的懷抱。但隨着政治社會生態丕變,光復節漸被淡忘,政府也不再像過往般慶祝。

甲午戰爭是中國的奇恥大辱,清朝大臣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賠款二億両白銀,還要割讓台灣等地。從此,台灣成了日本殖民地,直至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台北舉行的日本受降儀式,國民政府收回台灣,才結束台灣的殖民時代。

日本在台灣統治半個世紀,百姓苦嘗殖民地下二等人民的生活:台灣人不能受正常教育;島內生產的大米要運到日本供日本人吃,台灣人只有吃番薯;日本人得將阿里山上珍貴的檜木開伐後以小火車運下山再運往日本,把台灣當作後備生產基地;日本人更利用台灣作為南進基地,轟炸華中、華南。從日據時代穿木屐到光復後穿布鞋,從吃地瓜簽到吃白米飯,作為日本殖民地下的子民,台灣人有抗拒、有委屈、有不平、有憤慨,交織了一部血淚史。

遺憾的是,為政者在選擇性記憶下,逐漸淡忘光復節。像李登輝,骨子裏以「日本皇民」為傲,執政後期就不再重視光復節;陳水扁甚至將光復節改稱「終戰紀念日」。歷史是族群的集體記憶,近二十年來,台灣的意識形態氛圍就是「去中國化」,以符合台灣主體性的考量。阿扁將之改成「終戰紀念日」,抹滅台灣先賢參加抗日的史實,意在意識形態上切斷兩岸歷史的記憶連接。馬英九執政後,尊重憲法架構,表示中華民國固有疆域及於大陸,那麼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就應更重視台灣光復這段歷史。

去中國化 遺忘歷史

當年,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的飛機降落台灣,代表台灣重回祖國懷抱,台灣人民狂歡,全部自動恢復中國姓名,日本在台推動的皇民化運動驟然無影無蹤。

六十多年後,這段歷史不但被遺忘,台灣更產生文化認同混亂。現在,政府只紀念「二二八」事件,而淡忘了光復節是台灣新生命的起點。政治人物把日據歷史美化,把戰後歷史去中國化,才會產生今日的身份認同問題。

光復節要光復的不只是政治、歷史,更有文化,還要建立自主的社會科學觀,喚醒台灣光復的記憶,而非去皇民化後的台灣獨立史觀。

江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