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之聲:是不為也 非不能也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六月宣布重設扶貧委員會,親任其籌備小組主席,同時邀請關愛基金執行委員會主席兼民主黨黨員羅致光、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及社區組織協會(社協)主任何喜華加入小組。本月初,羅致光表示已辭任民主黨中央常務委員,自稱或多或少因為梁振英的「特惠生果金」政策而淡出黨內職務,更暗示民主黨民粹、有道德觀念問題。而何喜華在上月立法會選舉中突然拋開階級立場的分歧,以個人身份支持建制派民建聯的「蔣二小姐」蔣麗芸和新民黨「田二少」田北辰。政界中人改變立場司空見慣,毓民當然不會驚訝。

至於社聯,儘管特區政府對其政策建議充耳不聞,但它每年都堅持向政府提交政策建議。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借用社聯的貧窮數據,在立法會動議要求政府改革退休保障制度和綜合援助制度。毓民準備議案發言稿時再三細讀社聯的研究,發現由兒童以至中年的貧窮率都下跌至少半個百分點,唯獨長者貧窮率輕微上升百分之零點二,在職貧窮戶亦由約二十萬戶降至約十八點五萬戶。毓民估計,香港的失業率在去年底錄得百分之三點三、就業不足率只有百分之一點四,加上最低工資在去年五月實施,就業貧窮問題因此得以紓緩。上任行政長官曾蔭權曾云「香港是資本主義社會,貧富懸殊很難解決」,事實證明特區政府從善如流推行最低工資後,的確紓緩了貧窮問題。孟子曾向齊宣王說:「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特區政府正是如此,不是不能做,只是不做罷了。

社聯的貧窮研究報告在總結中有多項建議,包括最低工資提升至每小時三十元、改為「一年一檢」,研究「全民退保」,推行「長者生活津貼」等等,其實都是重彈多年的老調。特區政府確是推出了「長者生活津貼」,卻伴隨資產審查,顯然是心不甘、情不願;對最低工資「一年一檢」和「全民退保」更是多番砌詞推搪。毓民敢問那些身在建制的社福界人士,可有愚公移山的決心嗎?

黃毓民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