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中共黨代會的魔鬼細節

中共十八大定於十一月八日開幕,雖然時間已經確定,但具體怎麼開,有何特殊做法與玄機,本欄不妨根據前幾次黨代會的情況進行揣測解讀。

按照中共十七大的做法,黨代會前中共中央政治局要開兩次會,一次是對心血之作的大會政治報告稿和《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稿進行初步敲定,另一次是在各人事考察組匯報基礎上,審議通過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建議名單,決定提交黨的大會主席團審議。

獨特辦法 控制選舉

在大會召開前一周還將召開十七屆七中全會,這將是十七屆中央委員們的最後一次會議,其任務是確定十八大主席團成員。在這個會議上,十七大中央委員們大致都可知曉自己和同仁的進退去留。

大會召開前一天的上午,各代表團基本都要召開全體會議,選出各自的團長、副團長和秘書長,以確立各代表團臨時指揮體系。各代表團下午到達人民大會堂參加預備會議,確定大會進程,選出大會的主席團,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主席團常務委員會。之後的會議中,黨代表小組、代表團、主席團、主席團常務委員會這四個環環相扣的組織圈不斷集中,其中主席團常務委員會的權力最大,由在任或將任的政治局委員以及前黨和國家領導人組成。

在控制選舉方面,中共黨代會有一套獨特的辦法,一是提名權掌握在主席團手中,黨代表和代表團基本不單獨或聯合提名中央委員人選,杜絕候選人相互串聯的混亂局面。

二是推行一套稱為預選的風險內控機制。大會主席團向各代表團下發一份中央委員候選人預備人選名單後,各代表團按照規定的差額比例,對名單進行差額預選。預選結果匯總到主席團後,再進行商議討論、風險處理,剔除民望低得票少的人選,或再有針對性工作,確保一些必須當選的人入選,然後再向各代表團發放正式候選人名單。這套內控機制,使中共高層牢牢掌握人事決策權,對打擊山頭主義、地方主義有作用,卻使代表大會成為橡皮圖章。

黨代會結束後,新一屆中委將召開一中全會,投票選出新一屆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總書記及書記處。選舉結果在會場宣布時是按照得票多少排名,但對外公布時按照姓氏筆畫排列。新領導集體與媒體見面後,黨代會的權力交接便正式結束。

馮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