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雋永:追求排名 犧牲學生

大學排名雖然有助大學獲得贊助和收錄人才,可負面影響更突出。當大量資源用於科研成果,教學質素提升、社區參與、人文學科培養等自然營養不良。本來各擅勝場的大學一窩蜂追求較易獲得教資會撥款的數理、工程類研究,削弱了一所綜合型大學的多樣性。

而為了提升知名度,大學傾向聘請外地學者。如科大商學院的教授中,三成是白種人,兩成來自內地,日韓等國籍佔四成,本土的卻只有一成。香港城市大學更曾赤裸裸表示要聘請國際大師級教授,幫助城大進身世界級大學。城大為騰出空間及資源聘請海外知名教授,推出新教學人員評審及獎勵制度,被評成績低於一般的教學人員只獲短期續約。而高薪聘回的知名學者可說是掛名教授,長駐海外,一年留港不足兩個月。這種迎合排名機制的師資觀念費用昂貴,也使本地學者缺乏在大學內找到研究支援的機會,最終扼殺本地的學術人才成長。

在此前提下,加上香港高校教師的聘用多是合約制,數年一簽,因此教授們壓力巨大,既要張羅教案,又要出席學術會議、上堂講學,還要私下做研究,教授非忙到夜深人靜不可。而為了追求鐵飯碗,教授們精力放在研究多於教學上也是人之常情,由此教學質素不進反退。

大學盲目追求排名,犧牲的是學生利益!

鄧咏駿 新青年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