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健:中年待業易患情緒病

【本報訊】「如果你係待業嘅中年男性、喪偶、學歷不高、唔想辦法處理自身問題又對身邊嘅人無乜期望,簡單來講會好『濕滯』,精神健康值得關注。」負責本港首個港人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的「精神健康月」籌委朱崇文坦言。

35%精神健康肥佬

調查發現,近三成半港人精神健康指數不合格,低於五十分分界線,上述特徵人士的得分偏低,兩成人表示遇到困難時不處理。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強調,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建議市民從不同角度看事物及多做運動。

多個政府部門及非政府機構每年十月舉辦「精神健康月」活動,宣傳精神健康訊息,今年八月至九月籌委工作小組電話訪問一千名市民,了解其精神健康質素。

兩成人逃避困難

身兼籌委的平等機會委員會政策及研究主管朱崇文公布調查報告指,三十五至四十四歲中年人士精神健康平均值最低,只有五十三分;待業者亦只有四十三分。相反,十五至二十四歲及學生得分最高,均近六十四分。「雖然彼此計算方式有些許差別,但若以全港平均數字跟歐盟二十多個國家作簡單比較,港人(精神健康)排尾三。」

當遇到困難時,兩成受訪者不處理,其精神健康指數只得四十八分不合格;反之,愈懂得以閒談、運動、消閒娛樂等方式處理,得分近六十分。另外懂與他人傾訴心底話的人精神較健康,七成人視家人為傾訴對象。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代表麥永接醫生指,低於五十分的受訪者患情緒病風險增加,需多加關注或進一步評估,「中年人工作壓力大,可能又要照顧年邁雙親和年幼子女,畀人覺得工作要有成就及收入穩定等,形成中年危機,若欠支援,就易有情緒病」。他指精神健康要以生活質量或質素等方面作指標,建議市民採取彈性思維,從不同角度看事物及多做運動。

「精神健康月」明天將會舉行「好精神 撐你行」活動,下午一時半至四時於維多利亞公園一號硬地足球場步行至灣仔軒尼詩道官立小學,將加插寫心意卡環節,悼念南丫島的海難遇難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精神健康月」調查發現,近三成半港人精神健康指數不合格。左為麥永接,右為朱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