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營:東北發展也獲民主派支持

筆者和本欄的朋友近日都撰文討論「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羅列大量事實闡述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卻有人認為我們支持計劃只是因為親政府。不過,翻查立法會會議記錄便可得知,不僅我們支持發展計劃,不少民主派議員也贊同計劃,更有不少支持「中港融合」的意見。將支持計劃說成親政府,和事實不符;認為親政府才支持計劃,更屬「小人之心」。

二○○八年二月二十六日,現在屬人民力量的陳偉業議員認為,新發展區的土地用途規劃應「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生活」,並促請政府當局「界定新界東北在香港的未來發展中所擔當的角色」。到了今年六月二十八日,他更明確表示支持發展該三個新發展區。

而○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公民黨的梁家傑議員也表示「支持政府當局落實新發展區的政策路向,以善用本港的未發展土地」。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現屬工黨的何秀蘭議員更表示支持「中港融合」的概念,她認為:「新發展區的規劃有好開始,可幫助後代為兩地的融合做好準備。政府當局應在公眾參與活動期間向公眾解釋邊界市鎮的概念、特色、角色與功能。」

羅列上述觀點只想說明,「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並非只有親政府的人才支持。香港需要發展,開發新土地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民主派議員在發展中對很多問題提出意見和質疑,卻非反對整個計劃,更不是反對「中港融合」。發展需要土地,在何處開發,如何開發,採用何種模式開發,是任何認真思考香港前途未來的朋友不可迴避的問題。民主派議員提出的問題,包括「多元化的生活」、「政府扮演的角色」、「如何善用未開發土地」和「中港融合」等問題,也正是筆者和本欄的朋友所討論的問題,絕非一句「反對」或「支持」就能籠統概括。

在「十一」酒會上,特首梁振英表示:「香港居民每天進出陸路口岸的人次,是大陸居民進出這些口岸人次的二點五倍。」筆者相信,這已經能夠反映「中港融合」的現實狀況。「中港融合」是一個經濟的概念,而不是一個地理上或政治上的概念,現在所謂的「賣港」和破壞「一國兩制」,都是毫無根據的危言聳聽。香港的地位已經由《基本法》確立,「中港融合」並不可能動搖香港的高度自治。美國、歐盟和東盟等經濟體,都希望在中國的市場上分一杯羹,如果香港「孤立鎖港」,絕非有識之士的行為。

劉炳章 工料測量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