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營:認識真實中國 青年應擔重任

上星期特區政府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作出調整,新政策將不存在三年後必須推行此科的所謂「死限」,持續數月的激烈抗爭終於稍稍緩和。然而,香港能夠恢復平靜,回歸理性的反省和思考嗎?

整個抗爭行動之中,最讓人遺憾的是理性、冷靜的討論被邊緣化。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有兩個最基本的問題:是否推行及如何推行。現在特區政府給予了更多的時間及空間,民間人士、團體可以積極參與教育方式及內容的諮詢和探討,以及社會輿論的監督,促使學生得到全面、客觀的「德育及國民教育」。

而是否應該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我想,了解國家是權利,亦是責任。

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近一千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世界最古老的文明與最深邃的文化,這是新一代年輕人不可不去了解的中國,也是「國民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其次才是當代國情。即使有部分不能認同、甚至無法接受,也不能完全的拒絕和抵制認識國家。

年輕一代既有權利去選擇個人的價值觀,也有權利去了解自己的國家。若「全面撤回國民教育」,則是剝奪他們了解這個國家的權利!

港人立足香港、背靠大陸、放眼世界,認識中國的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更能讓他們以寬廣、自信的心態面對這個世界。

香港這個小島,在中國近代史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青年時代求學香港的孫中山先生,先後三次停留香港的魯迅先生,葬於香港的蔡元培先生,他們歷經戰亂,看盡神州大地滄桑,卻從未對現實和未來絕望,無論身在何處,仍然不停止的推動國家走向更光明的未來;駐足在這裏的心血和期望,年輕一代可曾知道?

今天,七百萬香港人,比起十三億中國人,擁有更多自由、權利、資源和視野,可以承擔更多國家的命運。年輕人如果對自己的國家不了解,又如何承擔這份責任?

過往,太多寶貴的時間在反對和爭吵中虛耗,我們忘記以自信和包容的心去解決困難。香港這個開放、國際化的大都市,我們的青年人為何不能承擔起自身的權利和責任,正視「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開闢一個全面、客觀、透明的教育新路徑?香港可以做到!

周伯展 眼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