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攻略:港人港地能遏炒風?

顧問老師: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國康

中港兩地摩擦日益加劇,內地人來港消費,將日用品一批批運返內地,又狂掃名牌產品及購入豪宅,令港人怨聲載道。港府近日先後出招,除暫停「一簽多行」政策外,還實施「港人港地」措施,新樓只售予港人,藉此限制內地人來港置業杜絕炒風。多方面限制內地人來港消費,能否減少中港兩地矛盾?

Q:香港回歸後,為何港人仍未能心繫中國?

A:首先,中港兩地過去百年的歷史已截然不同,加上由七、八十年代開始,香港經濟蓬勃,港人的本土意識亦開始浮現,多年來對「香港人」的身份深表認同,而回歸到現在只有十五年,在這短時間內,港人未認同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並不難理解。

Q:「港人港地」是否就能遏止炒風?

A:這要視乎「港人港地」所推出的單位,與私人市場是否屬於兩個完全割裂市場。若與居屋一樣與市價掛鈎,「港人港地」的單位價格一樣會水漲船高,就如現時市場上的中小型單位,亦因豪宅價格上升而被不斷推高,所以炒賣的情況仍然可能存在。

延伸思考

1.政府應否干預自由市場?

A:現時房地產市場十分熾熱,樓價比九七前還要高,為免重蹈當年樓價泡沫爆破的覆轍,政府在適當時機作合適干預,避免經濟重創,是無可厚非。

2.中港如何才能融合?

A:中港兩地尺度不同,與其要說融合,不如以和而不同的方式來相處,內地人應尊重香港本土的文化與習慣,港人亦應了解內地人的不同風俗與背景,做到互相尊重與了解,才能和平共處。

3.港人為何憂慮「一簽多行」?

A:「一簽多行」其實就是個人遊擴大版,早期的個人遊無疑為香港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但隨著個人遊開放的城市愈來愈多,來港的旅客人數已不能控制,負面影響亦開始浮現,例如商業區變質、公共交通超出負荷、以及中港文化衝突,即使個人遊旅客對推動本港經濟有正面影響,卻未能抵消港人的負面情緒。

網上專頁:on.cc/sunstudies

聯絡電郵:studies@on.cc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