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乞丐排行榜

爭強好勝是人類天性,所以從個人到國家,都喜歡弄個排行榜來彰顯一番。國家憑GDP排榜,排在前面的說話總是比排在後面的有用──當然,中國除外。而選美榜,證明的不僅是女人的姿色,更重要的是滿足男人的虛榮心,錢最多的一定是首富,但摘花魁的就不一定是他了。

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軌道和公交總隊徐家匯站派出所,別出心裁推出了一個「乞討排行榜」:徐家匯站乞討次數最多者,為一名二十二歲的殘疾男子;八十八歲的陳老太列第二,陳老太習慣下午與老鄉打麻將,贏了就休息,輸了才出來討賭資;排名第三的是一對二十五歲的夫妻,一個吹笛一個賣唱,經證實為假吹假唱。從榜單可見,內地乞丐組成,由傳統意義上的老弱病殘轉成了少壯懶閒。相比香港社會中,五、六十歲做服務員,七、八十歲拾荒自助,內地的職業乞丐與日俱增,從見諸媒體的「乞丐職業村」等說法推斷,總數可以百萬計。

有媒體報道,河南鄭州乞丐包車趕場乞討;重慶市救助站的調查發現,該市乞討者每天最多可進帳四百元,是普通工人一天收入的六、七倍。更有甚者,犯罪團夥組織四處拐賣兒童,人為將兒童打成傷殘後逼迫上街賣花賣唱乞討,團夥內部僱有專人洗衣做飯、接送兒童、看場望風。

乞討可與賭博、性交易並列為人類最古老的職業之一。數千年的乞丐史證實,丐幫的組成,是一個國家管治狀況最根本的反映。乞丐有多少,不是丐幫決定的,是國家決定的。在太平年代,在GDP雄踞全球第二的中國,卻出現百萬平民投身丐幫的局面。更要命的是,伸手乞討者,不是絕路人。國家要出多大的問題,才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尤可夫 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