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古今:國情研究 客觀為貴

毛澤東曾說:「黨內無派,千奇百怪。」中共規模超大,豈能例外?例如近有京官方研究機構算出「中華民族復興指數」在一○年達百分之六十二,立即引來某主要官媒之嘲諷,謂其不知所云,並提出災民上訪被勞教等衰事反駁之。

對今中國國情的評價,顯有嚴重兩極化的現象,有歌德派、有唱衰派。面對相同之現實,何以差別如此大?客觀的觀點不同是原因,主觀的動機不同亦是原因,前者事關真理的標準,後者肯定有不少人是出於私利之顧慮。而此等人之對立面者,是真憂國 憂民、單純不滿現狀、為反對而反對,抑或有不可告人之目的(如所謂之「敵對勢力」因素)者,難一概而論。

此類現象亦充分適用於當下的香港論界和政場,例如在有關「國民教育」之正反爭議上。要對此問題展開真正之討論,就必須先撥開各式的主觀因素,盡可能實事求是。《人民日報》近有一文即提出很好的癥結點:年輕人若缺乏「明確的國家認同和文化歸屬感」,便「無法真誠地參與社會決策的討論與推進」。

對港人而言,故至少須先澄清兩前提:一,黨國是否是一體?二,文化應「歸屬」於馬、列、史、毛主義,抑或與之基本無可調和之中華文化?否則,其餘之討論必難,非空遊花園也。

盧卡爾 美國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