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聽雨:讓體育純粹起來

中國女羽雙打組合在倫敦奧運上,為避開自己人故意輸球,最終被取消比賽資格,這兩天在內地引起軒然大波。中國選手被以如此公開的名義逐出羽毛球奧運賽場,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事件更由此引發出輿論對「唯金牌論」和舉國體制的深刻反思,中國體育該往何處去,成為不能再迴避的嚴峻問題。

輿論對事件的反應,批評賽制存有漏洞者有之,痛斥「唯金牌論」下輸球輸人者有之,聲討舉國體制摧殘運動員者有之,各種觀點聚集交鋒,各有各的道理,但誰也說服不了誰。不過,這場意外的奧運話題大討論,有助於各方釐清各自觀點,對探討中國體育未來的發展思路,倒是不無裨益。

面對此次事件,首先要弄明白的一點,就是運動員很無辜。他們既是此次奧運羽毛球賽制的利用者,也是「唯金牌論」的受害者。規則之下,選擇有利於己方的戰略戰術,趨利避害以求問鼎,無可指摘;但同時,體育精神又倡導公平競爭,要求運動員全力投入,不得以非正當手段贏得比賽。上述兩方面,在根本的落腳點上相互牴觸和矛盾,要保持賽場乾淨,就需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運動員。

遺憾的是,中國體育背負了太多的非體育使命,將金牌與振興中華掛鈎,與愛國愛黨掛鈎,與民族榮辱掛鈎,與體育官員政績掛鈎,與運動員自身待遇掛鈎,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一塊金牌,本已是翹楚相爭得來不易,再擔負起如此多的意義,其沉甸甸的重量,遠非每個運動員的雙肩可以扛得起。

而曾經羸弱的中國,強烈渴望民族自強;已經崛起的中國,特別渴求世界認同。世界賽場奪金摘銀,對於中國的意義,早已超出體育競技範疇,蔓延而為民族揚眉吐氣、國家昂首挺胸的一種政治行為。「唯金牌論」和為奪得金牌保駕護航的舉國體制,正是在如此背景下甚囂塵上,愈演愈烈。

如此價值觀,本末倒置,既超出體育精神,又牴觸體育精神。而價值觀的錯誤,早晚會崩塌現有的輝煌。中國體育已在北京奧運上將舉國體制演繹到極致,但遺憾和錯誤的是,「唯金牌論」的流毒已滲入肌理,中國體育陷入其中難以自拔,並終在倫敦奧運上輸球輸人。

讓體育回歸強身健體的本義,讓體育純粹起來,於中國來說,刻不容緩。

尤可夫 傳媒人